张自进:传承火龙脉 做“龙的传人”

18.07.2017  19:16

张自进正在往火龙的身上一笔一画地涂着龙鳞的图案,把握着每一笔的点缀力度,时不时停下笔,踱步至几米的距离观察火龙的整体线条,思考着如何最大程度地把火龙的雄伟气派展现出来,并且让人看了有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黄庆铭 胡金辉 朱章栋

   祖辈传承结缘火龙

  丰顺县埔寨镇以“烧火龙”而名声显赫,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每年元宵佳节,这里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观看表演。张自进说,从他有记忆开始,每年都盼着“烧龙”表演的到来,而他的爷爷和父亲作为火龙传承人,经常被邀请前去制作火龙。“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喜欢观看火龙表演慢慢到着迷于火龙的整个制作过程,经常闹着长辈允许自己替他们分担一点制作火龙的任务。”张自进说,他在火龙制作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认真地观察着他爷爷和父亲制作火龙的全过程,同时还帮忙做一些贴纸、搅拌颜料等一些简单的工作。把祖传的传统技艺学到家后,2008年,张自进接过了他爷爷和父亲的“传递棒”,作为第三代火龙传承人,开始制作火龙。

  据张自进介绍,一条长达40多米的巨龙,一般需要十几个人一起制作。用竹篾做成龙的躯体,再裱上白纸,涂上颜色,就成一条简单的龙的形象,再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还有吐珠、转花、大犁等不同式样的烟花,安装在龙的全身。“每一段龙身可重达80斤左右,龙头更是有上百斤重,一般需要约40人才能擎住,在表演的时候,大家一起配合,才能做出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的动作,在舞动时还能自动点燃发射各类烟花火药,场面十分为壮观。”张自进说。

  自270多年前起,埔寨镇村民为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风公主,每逢元宵佳节,便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安上炮竹,插上香火,进行燃放舞动,俗称“烧龙”,意在祈金龙年年降临人间,人间年年风调雨顺。张自进说,随着时代的推移、历史的变迁,在龙的各个部位再装上烟花、火箭,绘上形象逼真的龙鳞,再辅以烟架、禹门和鱼、虾等水族群英,便逐渐成为独具风格的“埔寨火龙”。

   立志传承火龙文化

  记者日前来到张自进的家里,看到二楼的客厅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火龙,有的龙喜庆、有的龙威严、有的龙凶恶,对于每条龙所代表的意义,张自进都说得头头是道。而每一条火龙的每一部分都倾注了张自进的汗水和坚持。“这几年来火龙大部分都是由村里的老一辈人在制作,没有几个年轻人能够掌握好这一项技艺,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张自进向记者讲述了现今火龙传承所面临的一些窘境,但他对这一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充满信心。“‘埔寨火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火龙的制作技艺逐渐受到重视,我的两个儿子也跟着我,在过年的时候学着制作火龙。”张自进欣慰地说。

  为了让“埔寨火龙”走出去,张自进经常带上自己制作的火龙去潮汕地区、珠三角、福建等地巡演,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项民间艺术,并且发扬光大。“‘火龙’是我一生的事业,作为传承人,要把火龙文化和这一项技艺传承下去。”张自进激动地说。据了解,为了保护这个珍贵的文化遗产,丰顺县县委、县政府设立了“火龙基金”,并成立“丰顺县埔寨民间火龙烟花艺术研究协会”,研究发展火龙制作技艺和表演。

   非遗项目简介

   龙舞(埔寨火龙)

  龙舞(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会出钱、出力,制作火龙,并于元宵之夜在埔寨的龙身(地名)举行火龙表演活动,吸引周边几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

  龙舞(埔寨火龙)表演形式一般有燃放“禹门”“烟架”“火龙”三个部分。“龙身”用竹篾结扎,全长可达35米,内装各式各样的烟花、火箭,用纸裱面,绘上色彩,栩栩如生。“火龙”具有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等功能。在舞动时能自动点燃发射各类烟花火药。“禹门”高6米,宽10米,内装各式烟花,用导火线连接起来。“烟架”是用木料搭架若干层,高达10余米,每层叠结成不同的景观,也用导火线连接。“火龙”表演需夜晚在广场表演,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100多人配合表演。表演者赤膊上阵,高擎龙头,舞动龙身,摆弄龙尾,鱼虾穿梭,巨龙飞舞,烟花怒放,火箭四射,极具震撼力。

  2012年张自进被命名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埔寨火龙)的代表性传承人。

编辑: 马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