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重阳:自学成才成为地铁首席技师
黑框眼镜、小平头、斯斯文文的样子……,张重阳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平凡。但是,这位曾经是普通工人的张重阳却身手不凡,他在广州地铁中坚持自学成才、敬业奉献,最终成为了广州地铁的首席技师和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 自学练成技术多面手
中专毕业后,张重阳先后在化工厂、制碱厂做过工人。由于是学化工仪表专业出身,来到广州地铁后,地铁维修中用到的轨检车、打磨车上有许多传感器和仪表与他以前见过的完全不同。他不懂就问,先后自学了微机原理、电子、电气等专业技术知识,自费购买元器件自己动手试验,所做的读书笔记多达几十本。为了能与外国专家顺畅沟通,张重阳每天下班后坚持收听英语电台,成功脱掉了“哑巴英语”的帽子,很快弄懂弄通了英文版的各类设备使用手册。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大,张重阳通过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不仅精通自己的本行,还会操作、维护、修理机器,懂线路测量,电子技术好,会外语,甚至能当翻译,成为生产维修的多面手,是地铁员工公认的技术明星。
■ 钻研破解行业难题
身为地铁维修人员,经常要接触轨检车。轨检车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输入相应的里程数据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定位,以便及时、准确进行修复。以前的轨检车设计为单向检测,主要在大铁路使用,仅在轨检室有键盘置里程装置,司机室键盘并不能输入里程。但广州地铁是采用双向检测,轨检车的另一端无设置里程装置,只有通过对讲机人工喊话对里程,让轨检室的工作人员输入相应数据,但有时因为隧道噪音大还是听不清。
张重阳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买来微机接口方面的书籍,自学相关的电路知识,上网查找各种驱动芯片的资料,到电子市场购买元件,回来反复搭电路做试验。在班组同事的配合下,他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白天爬上轨检车反复检查测量原键盘驱动电路的波形,根据获得的数据自己设计驱动电路,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晚上把一些设备带回家,继续查资料、改电路,准备第二天再试验,最后成功攻克这一技术难题。这一成果,一举荣获广州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 创新为企业省成本
地铁轨道打磨车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全车共有控制模块37块,可以设定90几种打磨方式,涉及7大系统、4个专业。将这台车完全搞懂并做到能维修保养需要多少时间?国外供应商说需要8年。张重阳和同事把400多页的操作手册对照英文词典反复熟悉,把车上所有传感器的正常数据和每次检测作业的原始数据都记录下来,出现问题及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掌握了打磨车的日常维护保养技术,还针对该机的缺陷提出了改良建议。厂商技术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广州地铁有人才!”
此外,张重阳还善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他与班组同事们一起设计制造钢轨打磨车电动冲洗道床装置,解决了打磨作业人工冲洗道床问题;他牵头开展二号线事故照明装置故障查找,成功实现自动复位、自动投入功能;他还组织地铁技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了屏蔽门等电位电缆因绝缘下降导致冒烟起火的问题,为地铁的维修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业绩,张重阳受命担任广州地铁技师协会和劳模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目前已带出14位徒弟,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广东省劳动模范”、“广州市突出贡献技师”等荣誉。
原文链接: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10/17/content_559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