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APP助力在线旅游“弯道超车”

27.08.2014  17:03
日前,去哪儿CEO庄辰超在解读其二季度财报时便提到:“在酒店预订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赢得每个细分市场。

小而美”网站抢占市场份额

  ■新快报记者 韩祯 实习生 聂洁茹

  日前,去哪儿CEO庄辰超在解读其二季度财报时便提到:“在酒店预订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赢得每个细分市场。”这与最早公布二季度财报的携程有不谋而合之处,携程在其财报中将目光对准了度假和住宿细分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途牛网在美国纳斯达克的敲钟,不管是对于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在线旅游企业来说,还是对携程、去哪儿、同程等竞争对手来说,旅游休闲市场高速成长,专注细分市场将是成功的核心秘诀。

  变化

  从标准化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携程自成立以来,一直是标准化的酒店、机票预订市场的领导者。而标准化的酒店、机票产品,其实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第一个爆发点,携程一举奠定了在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最近几年,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搜索入口模式正在从品牌和影响力上追赶携程,成为新一代的OTA模式的代表。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当国内OTA企业主要瞄准机票、酒店预订领域时,途牛网则选择开垦在线度假市场这块“处女地”,将线下跟团游服务向线上转移,这种业务迥异于携程、去哪儿等网站的做法,直接切入到旅游产品本身,更像是扮演一个线上旅游零售商的角色。但专注细分市场的做法,也让途牛在国内OTA市场杀出了一条生路。根据途牛招股书信息,在国内是马尔代夫最大的零售商,每10个去马尔代夫的中国游客中,就有一个是途牛的客人。

  蚂蜂窝CEO陈罡曾向媒体分析表示:“携程作为传统OTA模式,是典型的卖家模式,也就是说我有什么产品就卖给消费者什么,其实携程带给消费者的实惠反而是最少的;去哪儿以机票预订业务为核心,其实也是标准化的旅游商品售卖平台,只是OTA模式不同时期的代表而已。OTA模式带给消费者的是单一化和标准化的旅游产品,但是这样的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更加个性化的旅游市场。

  现状

  巨头混战细分市场

  在途牛赴美上市前,携程以1500万美元突击入股,或许也意味着携程认识到了细分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其二季度财报中的度假细分市场,携程的布局已将服务逐步延伸到各类客户群体。二季度,携程进入了有广大潜在商机的青少年和学生旅游市场,在移动端推出了“携程学生旅行”全新APP,为在校大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特惠产品和注重分享、圈子的社交新功能;同时战略投资学生旅游服务商北京世纪明德,结合世纪明德8年来服务近70万青少年的经验,培养消费者在早期阶段就使用携程服务的习惯,成为学生旅游市场的行业领头羊。此外,携程早前投资的中高端度假公寓短租网站途家网,近日已获得C轮1亿美元融资。

  与此同时,庄辰超在解读去哪儿二季度财报时表示,去哪儿的目标是赢得酒店每个细分市场,其中高端酒店方面正在组建团队,整合资源,不久将会有市场推广活动推出,期待未来也能在该领域做到第一。他说:“整体来说,我们不会放弃酒店业务的任何细分市场,我们的目标是在所有市场争取第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自助出游的游客都希望在一个一站式网站上完成“酒店+机票”的购买,以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如果希望将游客留在细分网站上进行预定,就要在该项目上做得比一站式网站更好,还要有特色。艺龙旅行网CEO崔广福坦言:“这个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也必须得这样做。难,但是它是正确的。

  竞争

  “小而美”借风投强势来袭

  除了各大OTA巨头在掘金细分旅游市场份额之外,还有一些“小而美”的OTA也开始发力。

  近日,航空服务商在路上旅业与旅游社交网站蚂蜂窝双方达成合作,并联手国内外旅游局和航空公司,发布了反向定制旅游产品,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的个性化服务。据悉,商家根据旅行者出行意愿数据或预订,针对目的地、旅行方式、出游时间、预算等偏好进行产品定制及预售,实际上是一种预售+反向定制的C2B模式。

  与此同时,细分市场中新的在线旅游网站也逐渐成立,例如,打造最大的一日游预订平台的丫丫旅途新网站日前上线,而在今年3月,台湾东森集团旗下的网劲科技开发运营的台湾旅游网站“来宝岛”,主要针对台湾旅行,该网站将完成行前、途中、归来后的用户需求。

  此外,细分OTA公司也频频获得风投的大手笔投资。包括今年7月前后,便有小团队游定制服务商——“6人游”旅行网完成了B轮融资,专注出境游的发现旅行网获得了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国内首家专注于户外探索旅行的预订平台——去兜风也获得了100万元的天使投资,而主打海外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和线路预订平台——海玩网也获得了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投资。走进8月,继海外中文短租和特色旅游产品预订平台——住百家获得联想之星百万美元投资后,专注半定制化出境游网站——哈达旅行网也获得了梅花天使的千万级人民币投资。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这些有“个性化”基因的在线旅游企业可以获得风投青睐,主要得益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从而催生定制旅游,这一细分市场由此迎来发展机遇。特别是在线旅游的目标客户群日趋年轻化,80后和90后占据很大比例,面对这些消费群体,针对个性化需求而设计形成的定制旅游产品需求将会更加旺盛。

  趋势

  细分APP成掘金市场的关键

  有分析认为,对于在线旅游来讲,移动APP是当下行业的颠覆者。根据全球旅游业权威研究机构PhoCusWright最新的研究报告,2013年47%的中国人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便携性为在线旅行服务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公开的研究报告分析指出,2013年中国旅游行业收入约为2.94万亿元,在线旅游占比不足十分之一。随着中国旅游市场规模的继续扩大,以及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各具特色的在线旅游网站和APP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旅游与移动互联网有着天然的结合优势,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旅前、旅中、旅后的各种需求形成了一个循环,几乎全部可以用移动终端实现。这也刺激了行业里中小旅游APP纷纷进入市场抢占份额。例如就在日前,携程分别在上海、广州发布了高尔夫APP,宣告在中国第一家启动新的业务类型“主题旅游”,并推出了第一个主题游项目产品——“爱玩高尔夫”APP,正式进军高尔夫旅游行业,也被解读为细分市场布局,据悉,携程未来还将上线马术等APP。

  但事实上,早在2012年,去哪儿网就布局其多点APP无线战略,并发布了包括去哪儿攻略、去哪儿旅行、去哪儿酒店、精品酒店、去哪儿兜行和去哪儿旅图等。去哪儿副总裁谌振宇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旅游的细分领域中,就细分化的手机应用本身而言,走上变现与盈利的道路前,必须兼顾休闲旅行产品、价格竞争力、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开放平台对接等多方面。

  对此,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从趋势上看,一些细分化的APP更多的是想借助移动互联网,想要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在取得一定用户后,也要开始卖酒店、卖机票,也走向了一站式。毕竟机票、酒店是在线旅游长期稳定的盈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