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精神,拒绝“解构崇高”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中的这句话,用来描述历史也是合适的:历史的进程,有着教化功能;历史的遗存,最重要的是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一部历史,也就是一部精神沉淀史、价值成长史。在历史当中,我们理应发现一些“超越性”的东西。
不过,现实中一些人却无视这样的“历史精神”,在人类心灵的高地一脚踏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告别崇高”“消解意义”,把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事件矮化为“权谋”“宫斗”,把那些承载精神信仰的英雄人物丑化为“投机派”“野心家”,把“个人利益满足”作为解读历史、评价人物的唯一标尺。史实因而变得暧昧低级,史识则因而变得庸俗含混,历史变成了少数人博取财富和权力的写照。
我们不需要“英雄史观”,但我们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需要在历史的镜鉴中,校准时代的心灵坐标、引领社会的价值航向。如果说这是一种历史观,那就是一种“精神史观”。那些视国家民族牺牲为“追求升官发财却站错了队、运气不好”者,那些以己度人认为“英雄都是傻子,没有典型意义”者,那些以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为标准认为“近代史就是党派斗争史”者,都应该扪心一问,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发现些什么、学习些什么、汲取些什么?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要点亮历史的火炬,说到底,还需要我们自己从历史中去总结教训、发现规律。把历史异化为蝇营狗苟的厚黑学、勾心斗角的权谋术,从历史中打捞的是残渣而不是精华,汲取的是糟粕而不是养分,关注的是如何靠机心取巧,而不是怎样为正义代言。进而把一切历史行为庸俗化、历史人物污名化,为理想献身的英雄不存在了,为民族大义奋斗的群体不存在了,那些照亮人类心灵和精神的理想信念也不存在了。
我们不讳言利益,相反,利益是历史的重要动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不过,如果把利益视为少数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就难免戴上“个人利益”的有色眼镜分析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历史观也是现实的投射。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冲击、消费主义的洗礼下,在“消费优先”“物质至上”的步步紧逼下,一些人惯常以今度古、以己度人,让理想、信仰、道德这些美好的德行在历史认知中步步退却,看不到在个人之上还有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因而形成了荣辱颠倒、是非迷失的历史观。
如果站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之基上,仍然只能看到眼前的方寸之地、执着于一厘一毫之得失,甚至解构历史、厚诬古人,那无疑是宝山空回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宝贵精神财富;多次比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必修课”;多次要求“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历史不能复制,精神却可传承,端正我们的历史观,才能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强大的价值支撑。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一种雄健的力量,获得一种超越的境界。曾写下《国富论》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另外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开篇就讲道:“无论人如何被视为自私自利,但是在其本性中显然还存在着某种自然的倾向,使他能去关心别人的命运,并以他人之幸福为自己生活所必需。”历史的确有“阴暗的一面”,但那些超越一己之私、超越一时之利,在权力与财富之上、在物质与欲望之上的精神,才是历史的主旋律。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发扬,并使之在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的精神洪流。
原载8月1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