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市“五个强化”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新常态

22.04.2016  16:46

 

梅州兴宁市“五个强化

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新常态

 

为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新常态,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水平,梅州兴宁市通过建机制、抓整治、强意识,落实“五个强化”,进一步夯实烟花爆竹领域安全基础,推动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强化打非治违,构建齐抓共管新常态。该市致力推进烟花爆竹“打非”责任“重心下移”,建立村级定期排查报告私藏私制烟花爆竹责任制度,落实村(居)委会主任烟花爆竹“打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推动镇(街)成立烟花爆竹安全巡查监管队伍,在春节元宵等重要节日期间实施安全巡查。同时,实行镇村干部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组织镇村干部开展逐村、逐户、逐屋“地毯式”大排查行动。据统计,2015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52次,出动执法人员1060多人次,查处烟花爆竹非法违法行为50宗,罚款23万元,销毁没收非法烟花爆竹物品货值50多万元,治安拘留33人。

二是强化攻坚整治,构建安全监管新常态。全面推行销售烟花爆竹监封制度和实名制购买烟花爆竹产品登记制度,有效强化流向登记管理;严格实施“黑名单”制度,突出警诫屡次发现突出安全隐患的零售点,提高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组织有关部门及属地镇(街)安监办执法人员,昼夜不定期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部分公路路段等重点路段设卡,检查过往危运车辆和嫌疑货运车辆,严厉打击无证、假证、一证多运烟花爆竹行为。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安全意识新常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集中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烟花爆竹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专项整治动态。并在短信平台上设立“安全管理温馨提示”、“打非治违快报”、“烟花爆竹法律法规”等栏目,及时政府有关部门及烟花爆竹经营户发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打非治违动态信息,曝光典型案例。2015年,全市共发放烟花爆竹安全宣传资料50000多份,安全警示标识10000多条,出动巡回宣传车500多辆次,发送烟花爆竹各类短信30000多条。

四是强化审批许可,构建安全发展新常态。按照合理规划布局、零售户总量逐年递减的要求,采取优先许可远离圩镇、远离民居的单层独栋建筑、集装箱、铁皮瓦房零售点的措施,不断提高准入门槛,把零售点从三年前的400多户减降至2016年的240户。其中170户使用了单层独栋建筑、集装箱、铁皮瓦房,有效提升经营场所本质安全。

五是强化督查督办,构建工作落实新常态。该市成立烟花爆竹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督查方式,考核属地镇、行业管理部门巡查监管、打非治违工作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及群众举报,实行整改督办、跟踪销账制度,直至整改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