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 筑牢防汛抗旱减灾第一道防线

20.07.2017  00:34

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眼下,我国南北方正逢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对近期全国灾情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保持高度警觉、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提出要求。广大气象干部职工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遵循,强化责任落实,科学精准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筑牢防汛抗旱减灾第一道防线,为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站好岗、放好哨。

  防汛抗旱减灾气象服务是关乎国之安康、百姓安全的头等大事,必须将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入汛以来强降雨、高温、强对流、台风在全国成割据之势——站在这样的时空交叉点上,气象工作者肩头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且被赋予了格外光荣的使命。直面防汛减灾考验,我们唯有提高政治站位,深化责任意识,时常掂量肩上担子的分量,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拿出担当精神和过硬本领,才能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党和国家放心,让广大百姓安心。

  防汛抗旱减灾气象服务道阻且长,要知难而进,不得有一丝的麻痹和松懈。是严防死守还是开闸泄洪?是紧急转移还是按兵不动?在大汛大险大灾面前,任何一次重大决策前划出的问号,都离不开气象工作者的参与作答。汛期气象服务往往任务急、难度大、压力重,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连轴服务中,气象工作者的身心难免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以数值预报为代表的气象预报仍是发展中的科学,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技术短板的存在、预报偏差的不可避免,也时常会给大家的心理带来社会舆论的冲击。越是在这种时刻,越要迎难而上,切忌麻痹松懈和厌战情绪的滋生,学会在高压中纾解心绪、释放压力。

  今年汛期,气象工作者一次又一次用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书写着大写的“责任”:他刚做过手术不能坐下,就双膝跪在泡沫板上坚持开展暴雨预报服务;他在风雨中奔波数百公里抢修仪器,衣服被雨水和汗水浸透;他们持续推进信息共享,依托气象与国土部门的预报预警机制,成功预报出97次地质灾害……我们的团队在一次次成功的气象服务案例中汲取信心和力量,以匠人之心在动力与压力的双重打磨之下越战越勇,为防汛抗旱减灾气象服务注入更加深厚的内涵和智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囿于现有科研技术水平,预报服务工作难免出现偏差,但必须坚决杜绝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责失误失察。面对的服务对象千千万万,面对的服务需求千差万别,我们要胸怀大格局,着力于细微之处,严防小过程引发大灾害、小隐患衍生大问题。要紧抓责任落实的牛鼻子,严格遵守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气象服务规章制度,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各个环节有效衔接、每个关口有人盯。要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强化落实业务规范,扎实做到全程留痕、措施到岗、监督到点,让防汛抗旱减灾气象服务经得住考验、经得住检查、经得住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