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客家人”遇上客家文化

22.05.2017  22:31

20年前,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爱情从瓷都景德镇来到了世界客都——广东梅州。没想到,身为新客家人的他们却被浓烈朴实的客家文化深深吸引,并探索出用陶瓷独特的语言真实生动地展现客家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20年间,他们不断创新,以泥土为材料,以陶瓷为载体,将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让客家风情实物化,也成就了独特的“陶说客史”。

他们就是现任职于广东财经大学的罗志强和熊青珍伉俪。

罗志强和熊青珍一起创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来到梅州,两人就一直致力研究用陶瓷艺术来展现客家文化。在熊青珍看来,这是天作之合。首先,客家文化是一种迁徙文化,是千百年来客家先民艰苦卓绝奋斗的真实写照。它带着朴实无华的美丽和融于生活的真实,而这,正与以古朴的泥土为创作材料且历史悠久的陶瓷艺术有一致性;同时,作为新客家人,罗志强和熊青珍对客家文化既有认同感,又能用全新的视角进行审视,正可谓“推陈出新”。

在梅州期间,两人每年都要到各地采风和调研,客家文化的丰厚让他们甘之如饴。个性鲜明的客家建筑和风俗给了他们很大的创作灵感,朴实热情的客家风情更给予他们创作的无限动力 。虽然是夫妻档,但二人却各自长袖善舞,自成一派。在深入的创作中,罗志强长于“写意”,熊青珍擅于“成形”;罗志强对书法、中国画、平面设计有着相当高的造诣,而熊青珍对于陶瓷的烧制技巧有着丰富的经验,当两人创作的火花一交汇,就将客家文化的“”“”都具像了。

熊青珍以古朴的泥土,塑造了“土楼之圆”、“土楼之方”、“客家围龙屋”、“沧桑半围”等反映客家民居风情的作品。她娴熟地借用泥条盘筑成型及堆、雕、刻等手法,辅以简单的釉色,用古老斑驳的院墙、千年不破的瓦、造型方或圆的土楼传达了客家建筑的神秘感;同时,“客家粄熟了”、“客家酿豆腐”、“客家添灯(丁)”等作品将客家人的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客家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熊青珍还对客家女性服饰、客家女性品德等进行深刻挖掘,并将其与陶瓷青花装饰结合以展现客家生活风情,让客家文化呈现出时尚的“小清新”;她多年研究客家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她更将客家民俗中的神话传说、节令庆典、祭祀仪式等作为陶瓷雕塑的素材,形成完整的《陶说客史》系列,让千百年的客家文化变成了凝固的雕塑,真实可触,历历眼前。这些作品全在2010年被广西远辰客家 文化城收藏,其中一组“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成为公认的展现客家文化的陶艺代表作。

与熊青珍的创作方式不同,罗志强则更侧重梳理客家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的浪漫,以实用器皿、瓷板、瓷盘为载体,结合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传达客家文化的“”、“”、“”本质。他的代表作品《停不下的客·围不住的龙》造型以客家围龙屋为元素,以一条神龙翘首,盘卷腾飞的龙,寓意客家人不甘被围、蓄势待发、走出围屋之精神,可谓“围不住的龙”;龙尾是“围屋”的一个侧面,卷成“土楼”圆形;屋脊与龙脊巧妙结合,建筑的圆形瓦渐变而成龙鳞,龙盘五卷;层壁间又用行草书写了客家人五次大迁徙的历史,可谓“停不下的客”;再用红颜料画出一个“章引”——既是“压角章”又是“点红”; 另有一款题写了“客家魂”,以象征客家腾飞,同时隐喻客家迁徙的脚步也扩布至全世界。此作品参加2014第四届广东省陶瓷艺术精品暨第六届广东省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创新作品展一举获得银奖、梅州市陶艺大赛创意奖及奖金。《客家名人之一——篆书》则以一个圆形的瓷盘,借助高温颜色釉火的窑变,将客家名人姓名,如洪秀全、孙中山、黄遵宪、叶剑英等名人姓名组合设计成不同外形的篆文,除了书写过程追求线条的粗细、虚实、疏密的变化与大小错落的构图,在章法上,追求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以至行与行之间的疏密浓淡。另外,有的作品借青花料当墨书写客家名人的诗文名句,画面与诗意相结合,字体随画面起变化,在瓷器的造型和装饰上体现书写的特色,追求浸满情思而臆造的意美。使客家的山水有了生命光辉。

罗志强的代表作品《停不下的客·围不住的龙》。

对客家文化的热爱也让两人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梅州的大埔陶瓷艺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镇高陂早享有“白玉城”的美称,成为全国四大青花瓷生产基地,拥有多个“第一”,然而,在当今陶瓷市场激烈的竞争下,大埔陶瓷却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一直以来,罗志强和熊青珍都有将地方资源与客家文化结合,开发系列客家民俗特色的陶瓷产品,创建客家陶瓷品牌的想法。两人设计的作品为不少企业青睐,已经申请了30多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套装餐具《客家天坛》就是一项设计巧妙的作品。据熊青珍介绍, 客家人以土楼为荣,也以土楼作为一种崇拜。她设计的这组餐具以客家人常用的2碗2碟1盖为主,不用时顺大小叠放呈圆楼造型,似“天坛”,使用时则层层打开,堪称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的结合。据悉,该设计已经由企业生产,可作为客家风味餐饮的代表餐具,在饮食文化上掀起“客家文化风”。

这组餐具的巧妙之处在于不用时顺大小叠放呈圆楼造型,似“天坛”;使用时则层层打开,为2碗2碟1盖。

在将陶瓷文化与客家文化结合的探索中,罗志强和熊青珍也完成了从创作者到艺术家的华丽转身。其作品《游子衣》入选全国第十七届新人新作展、《客家土楼》入选第七届全国陶瓷创新评比展……2015年,两人来到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工作。同年年底,熊青珍获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再一次成为“新客家人”,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广州有更多文化的交融、有更多的文化推广机遇。今年初,罗志强在广东财经大学举办了个人书法陶瓷作品展,展出各类作品80多幅/件,观众好评如潮;接着,应“万木草堂”之邀,他俩联合举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展览,让“陶说客史·瓷叙家事”在广州初露风采。他们表示,未来更侧重于将岭南片区的客家文化研究与产品设计结合,在宣传客家文化的同时,也为促进第二故乡梅州的经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