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通知书变“萌” 清远新生直呼“过瘾”

13.08.2014  03:54
用毛笔手写通知书、给通知书装上芯片、为考生私人定制身份证明、打造“圣旨式”羊皮卷录取通知书……伴随着各种小惊喜,近日,不少清远考生收到了花样不断翻新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对此,清远家长和考生莫衷一是。

用毛笔手写通知书、给通知书装上芯片、为考生私人定制身份证明、打造“圣旨式”羊皮卷录取通知书……伴随着各种小惊喜,近日,不少清远考生收到了花样不断翻新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对此,清远家长和考生莫衷一是:有人大加赞赏,有人“羡慕嫉妒恨”,也有人认为有违沉稳严谨的大学精神。

忆当年 老生“羡慕嫉妒恨

我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比现在的差远了,不公平啊!”在看到表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后,已经正在暨南大学读大四的小何大呼“不公平”。

原来,小何的表弟今年也考入了暨大,在学校寄来的包裹里,包括了入学指南、手机卡等,还有一套为新生特别制作的以感恩为主题的书签。“这书签好漂亮,我也很想要啊。”看着精美的书签,小何大叹自己“生不逢时”。

刚从汕头大学毕业的小李也深有同感。“今年汕大给新生的银行卡是以圣斗士星矢为主题的,而且笔记本的封面还是汕大的手绘地图!太过分了,为什么我们当年没有?”小李告诉记者,今年汕头大学还为新生家长拟出了一份住宿指引,凭借录取通知书和指引,还能享受一些酒店的特惠价格。回想起自己当年独自从清远到汕头报到的经历,小李表示“很羡慕”。

由于今年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建立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因此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除加盖高校校章外,还有校长签名,由校长对录取结果负责。对此,许多老生们纷纷翻出自己当年的录取通知书,尽显“羡慕嫉妒恨”。

勇于创新还是有违严谨?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录取通知书当然也应该各不相同。”作为今年大学新生的妈妈,陈阿姨表示自己很喜欢个性化的录取通知书。陈阿姨认为,部分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加二维码、防伪标识,或者附上手绘地图、特色银行卡、书签等物品,既突出了学校的特色,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十分值得提倡。

也有反对的声音。徐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妻子是一名教师。在他和妻子看来,这种新颖的录取通知书不够严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沉稳的形象,让学校显得轻浮。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市民对个性化录取通知书乐见其成。他们认为,此举非但不违背沉稳严谨的大学精神,反而是从独特视角来对大学精神进行一次全新注脚与诠释,其背后传承的是另一类的大学精神与自信,是另一类的大学个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