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妈妈次呷烟台分娩 医院上演爱心行动

02.05.2017  23:04

生儿育女,当一位母亲几乎是所有成年女性最朴实、最幸福的想法。这个想法对于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来烟台打工的米色么次呷来说,也是如此,甚至会更迫切一些。此前,她曾有过三个孩子,但他们却都早早地离她而去。去年,她再次怀孕,前几日到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腹中胎儿极度危险,急需剖宫产手术!然而,次呷此前从未走出过大山,又不会说汉语,医院能顺利接收她吗?家徒四壁的她如何承担入院后的诊疗费用?腹中的胎儿还能再等吗?这台剖宫产手术还能做吗?这些问题在她来到烟台山医院后逐渐有了答案……

一台迫在眉睫的剖宫产手术

4月21日下午5点左右,烟台山医院产科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忙活着,这时,一位从芝罘区妇幼保健院转诊过来的产妇被紧急送进了产科,“孕期37周的产妇次呷在做产检的时候,发现宫内羊水极少,指数只有0.8cm,一般来说,羊水指数小于5cm的就可以诊断为‘羊水过少’,而她的羊水指数还不及过少值的1/6。此外,胎儿的胎心已经出现了偏慢的情况,这表示胎儿在宫内已经出现了缺氧的情况。”烟台山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单莉表示,“产妇送到我们医院后,我们给她做了急诊胎心监护,胎心监护图上显示出来的基本是一条直线,这表明胎儿在宫内已经严重缺氧,急需剖宫产手术,如果不做,胎儿随时都有胎死腹中的可能。

一个贫困而又不幸的家庭

就在产科医护人员准备给次呷做剖宫产手术之前,次呷的大姑姐有些为难地向产科医护人员说出了她们的困难:次呷来自四川凉山,那里是出了名的贫困地区,次呷和她的丈夫都没有了父母,家庭极度贫困。此前,次呷有过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另一个在出生之前就离开了她,这一次怀孕,成为了全家唯一的希望。“两个月前,次呷和丈夫来烟台打工,因为他们是彝族人,只会说彝语,不会说汉语,想找到一份工作,很难。全家的生活只能靠丈夫打点零工维持着,而每次的收入不过几十元。这次来医院,东拼西凑,只准备了5000元。

知道钱不够,次呷和她大姑姐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生怕医院会拒绝她们。然而,产科的医护人员并没有这么做,烟台山医院产科主任严倩说:“产妇宫内的胎儿已经不能再等了,如果在等下去,肯定会有生命危险。此外,次呷和她的家庭虽然特别贫困,但是她们的心特别真诚,对此,我们不能不管不顾。我们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安排了剖宫产手术。

一次温暖的爱心行动

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次呷被推进了产房手术室,单莉副主任医师说,“在手术时,我们发现胎儿的脐带自己打了一个结,在医学上叫‘脐带真结’,它的发生率只有0.5%到3%,打结后的脐带将影响到胎儿的血液循环,这很可能就是胎儿胎心偏慢、宫内缺氧的主要原因。”6点05分,手术结束,次呷生下一位4斤1两的女婴,“她属于足月低体重儿,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应该在5斤以上,她只有4斤多一点儿,从这个角度也能推断出次呷的生活清贫,孕期营养摄入不足。此外,次呷是1990年出生的,但从她的容貌上来看,要比同龄人老十多岁,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肯定吃过很多苦。

次呷来住院的时候,分娩前后所需要的物品,她一样都没带。或许是因为来得急,再或许是因为家境贫困,一时之间拿出不来。”烟台山医院产科一病区护士长张静说,“在次呷分娩之间,我们就从临床的产妇那里为她借了些产妇、婴儿所需的物品。我们也把科里储备的一盒奶粉送给了她。次呷和她的丈夫都不会给宝宝喂奶,我们科的护士就主动‘揽过来’喂奶的活儿。”次呷的丈夫此前从未走出过大山,到了医院后,就连乘电梯这样事儿都很难独立完成,“考虑到他可能不舍得花钱买饭,外出又不方便,因此,我们科的护士就自己掏钱买饭,送给他们。

4月23日下午,在医院待了只有一天多的次呷想要出院,但这里的医护人员却有些放心不下她,严倩主任说:“一般来说,剖宫产手术后,产妇最少也得在医院观察4天才能出院,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安全。但次呷一直在担心住院费用的事儿,她也不想让我们作难,便主动要求出院。”正是次呷的这份真诚、善良,打动了产科的医护人员,他们便萌生了一个想法,严倩主任说:“此前手术时,我们根据有关规定,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为她节省了部分费用。我们还想为她捐点儿款,帮她解决燃眉之急。”善良的次呷执意要出院,产科医护人员“”不过她,便答应了她的要求,当天下午,正在休班的张静护士长也从家里赶过来,自己开车把次呷一家送了回去。张静说,“次呷一家住在黄务一处破旧的平房里,家里的生活用品,就连盖的被子,小孩要穿的衣服大都是邻居、同乡送给他们的,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贫困。

一直坚守的医者本分

4月25日,次呷的大姑姐抱着次呷的孩子前来采足根血,做检查,张静护士长把他们筹集的7300元善款交到了次呷的大姑姐的手中。次呷的大姑姐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直重复着“谢谢!”“多亏了你们帮忙!”严倩主任告诉我们,当得知次呷的一家需要帮助时,产科的医生、护士、助产士都纷纷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不仅如此,有几位从产科轮转到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也专程来为她捐款。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患者家属,当得知次呷的事情之后,‘偷偷地’塞给了我们200元,让我转交给她。

当天,张静护士长还把科里为次呷准备的两大包产妇、新生儿护理用品、水果,还有其他产妇送给她的一盒奶粉送到了次呷的大姑姐的手中。当得知次呷的孩子黄疸值过高,她还自己掏钱买了些茵栀黄颗粒送给了她,并不断地叮嘱次呷的大姑姐该怎样按时用药,怎样正确地为产妇、婴儿护理。当我们问起张静为何要这般用心时,她说,“虽然次呷已经出院了,但是我们在心里还是会牵挂着她,不光是我,其他的医护人员也放心不下她。替别人着想,为他人分忧这或许是每位医者的本分吧。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