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芸:高考志愿要助“寒门”实现跳跃

30.06.2015  12:29

  彭晓芸

  大概因为笔者是高龄在读博士生,因此这几天被亲戚朋友当成高考志愿咨询师了。其实说到分数线和填报志愿技巧,笔者已然相当陌生。但若说到高考志愿与人生大方向的规划,倒是有些话说。

  准备读完本科出国留学或本身就在一线城市的,大概无需再做过多咨询,因为这类考生往往早已掌握大量信息。现在最迷茫的是那些生源地在二三线城市或农村的家庭。孩子在过去是全力备战的标准考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其父母也无法给孩子提供什么良策,于是只能四处打听。

  很多人由此陷入技术细节的困顿当中,为了这所大学究竟排名第几、这个专业就业率多高而纠结。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大义所在。对一个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是实现阶层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再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放到这个大框架下,家长和考生就不得不考虑长远的人生规划问题,而不能陷入细枝末节的技术纠缠中去。

  所谓人生规划,是指求学与就业、安居与乐业的系统考量,而不仅仅是继续当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从一线城市用人单位透露出来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日益看中人才的表达、信息整合分析、社会交往、抗压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非一线城市尤其是农村地区考生在这些方面本来就居于劣势,如果在大学阶段能进入一线城市并通过参与城市生活来弥补,或许还能迎头赶上。相反,如果继续在偏远地区求学,毕业后的工作目标地却仍是一线城市的话,那么大学对他们的塑造就可能仅仅是高中的延续,难以帮助他们实现从考生到公民身份的转换。从这个角度而言,选大学首先就是要结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来选择城市以及未来的工作目标地。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鼓励大学生都往一线城市挤吗?国家经济不是要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吗?没错,对政府而言,应当想办法通过各种政策拉动内地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学的分布也应考虑资源分配的均衡性。但对个体而言,就当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来说,一线城市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当我们对考生的高考志愿进行建议时,应当遵循的是考生及其家庭的个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说得更为直白一些,我们需要为寒窗苦读的寒门子弟考虑性价比更高的方案。这个性价比的考虑,就包括一线城市的房价、行业分布和地域优势等如何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达成最优组合。

  然而,这个最优组合方案的谋划,需要考生及其家庭摆脱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因素,先期获得关于职业规划的充分信息,而不仅仅只是那些干巴巴的院校排名。这便需要社会合力的协助,使个人职业规划更早进入寒门子弟的议事日程,比如为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孩子提供一线城市生活体验,或是通过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职业体验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本已输在起跑线上的寒门子弟在从考生身份向公民身份的转换中不再处于完全的被动和劣势。▲(作者是广东知名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