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很“近”又很“远” 广东作文让人有点晕

08.06.2015  11:46

结束一天的考试,东莞中学考点门口,一位老师为学生打气。 东莞时报记者 王欢 摄

真是很“近”又很“远”  广东作文让人有点晕

专家称,围绕“自然”和“人的观察/体验”为基本点,写出审美与思辨有自己特点,带有人文情怀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2015年高考开考了。又是引发网友和市民的一阵狂欢吐槽,各路段子写手激情四射的时刻。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写不出的。

面对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场内考生被考得面无表情,场外家长被考到“云里雾里”,就在这远近间绕晕了头。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到底该怎么写?如果让你来写,你又会怎么写?不妨来听听专家的观点,看能不能助你走出这“远”“近”迷雾。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广东语文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

信息时代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写出自己的特点就好

对于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语文科评卷组组长陈少华做出点评。他认为,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在立意与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就好。

陈少华认为,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为新材料作文。材料着意在信息时代,从不同途径感知自然时人与自然的距离这个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具体主题。每个考生可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在立意与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特点就好。

材料通过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在对生活有实用价值的自然规律的把握中人们离自然的“近”和  “远”;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通过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  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  “远”。

材料末段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  ‘近’,又似乎很‘远’”。陈少华说,材料只陈述事实,不作评判,意在引发考生的思考。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下对自然或“远”或“近”  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北京大学基教中心秘书长、广东省语文特级教师马新民:

可围绕“自然”和“人的观察/体验”为基本点写作

马新民说,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与去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处。

去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是“胶片与数码时代”。马新民说,读到材料时,考生需要特别注意到这则材料有两个“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也有两个“但是”两个“却”。马新民说,读下来无非是在说任何一种观察或认知自然的方式都有局限,都不完美,延伸开来,不也是说任何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缺陷,都不会是尽善尽美的。作文若就此展开,我相信也应该在材料含义之内。

对比研究了去年广东作文评卷标准后,马新民分析,按照去年的评卷逻辑,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想不离题,大概就要围绕“自然”这个中心,以“人的观察/体验”为基本点来写了,否则,即使不判你离题,想拿到高分恐怕是不可能的。

东华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科组长、语文资深教师李岗:

今年作文题带有人文情怀才好拿高分

在李岗看来,今年的高考作文延续了前几年广东高考作文的趋势,材料平白易懂,但题目里隐含了一定的限制条件。如果只看表面,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在于“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和“近”与“远”,但题目隐含的条件则是在当代科技条件下这个大背景大家没有真实了解大自然的本质,缺少通过亲身体验自然从而了解自然的过程。这也正是广东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风格的体现——命题贴近生活之外,紧扣时代脉搏,引人思考。

李岗认为,这次作文并不算难,学生只要抓住题目当中的关键词“感知自然”不泛化来写,还是好拿分的。但李岗担心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只关注到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即“感知自然”而忽略了亲身体验这个点,忽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寻找合适的感知自然的途径这个角度,就比较难拿高分。

李岗分析,今年高考作文,需要考生平时对大自然有丰富的情感,有一定的思考和积累,才能在写作当中写出有深度的语言和有情怀的作文,需要厚积薄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