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宝捆绑银行卡要注意:惠州女子被盗转7万!

25.03.2016  23:41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沁 林涌浩 通讯员/张晓敏 应德良 熊伟)随着手机在线支付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人将银行卡与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软件捆绑。手机在线支付确实方便,不过资金的安全就要注意啦。日前,惠州大亚湾一名女子银行卡中的7万元就被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偷偷转走。

 3月16日16时许,大亚湾西区派出所接到事主赵某(女,25岁)报案称:其银行卡被人分两次转走了7万元。接报后,大亚湾区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办工作。经侦查民警发现,赵某的7万元存款系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走,时间分别于2016年3月15日及16日,且两笔资金最终都流向一个户主为温某娜的银行卡账户里,而案发前两日赵某都与一名湖北籍男子刘某一起唱歌喝酒。侦查民警通过社会关系分析发现,温某娜竟是刘某的前女友,据此分析,刘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专案组立即对刘某开展抓捕工作。3月17日晚20时许,办案民警在惠阳将嫌疑人刘某抓获。

 犯罪嫌疑人刘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犯罪事实:今年2月份,其与赵某相识,随后一直保持着暧昧关系。在聊天中,刘某从赵某口中获悉其银行卡有部分存款,且用微信及支付宝绑定了银行卡。作案前,刘某连续两天约赵某唱歌喝酒,趁赵某喝醉后,假装借其手机玩,随后乘机将其手机支付密码进行了修改,并将其银行卡的存款7万元转至其前女友温某娜的银行账户内。刘某以为将存款转到陌生人名下,可以瞒天过海,以达到盗窃赵某钱财的目的。不料,办案民警迅速查明案情,迅速将其抓获,并及时冻结了涉案银行卡账户,成功挽回被害人赵某的全部经济损失。

 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被大亚湾区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支招

 银行卡捆绑手机如何确保资金安全?手机被借之后,银行卡里的7万元竟被轻易转走。如此简单,那我们捆绑了微信和支付宝的银行卡资金安全如何保障?记者通过采访办案民警,并致电支付宝、微信客服电话,为您支招!

 1.手机开屏应设置密码,为避免留下手印,最好使用数字密码或手纹密码;支付宝和微信等在线支付软件也应尽量使用登陆密码、支付密码功能,且密码的设置不要与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相关。

 2.不随意将手机借给不熟悉的人,尤其是不能离开视线;

 3.开通小额免密支付的用户,允许的额度不易设置太高;

 4.如果手机丢了,应第一时间挂失或冻结微信、支付宝账号。支付宝可拨打95188对账户进行冻结,防止手机被不法分子获得后破解密码,等安全后再解冻;微信可登录紧急冻结通道,或登录微信官网通过QQ号和密码申请“冻结账户”;也可以拨打微信的客服热线95017进行冻结;

 5.如遇身份证、银行卡丢失,也最好先冻结支付宝、微信账户,反正被不法分子重新办理手机卡后实施盗窃。 6.尽量使用实名认证,增加服务,也提高安全性。支付宝可购买账户安全保险;微信支付则与中国人保达成协议,如因使用微信支付造成资金被盗,可获得全赔保障。

 6.捆绑微信和支付宝账户,最好选择一张存款额度相对较少的银行卡,并按需存入适量的金额。即使真的被盗也不至于损失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