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送祝福 “微”时代里的“微”新年

24.02.2015  11:34
今年春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成为全民新时尚。


微信抢红包在家庭聚会中受追捧

  ●本报记者  黄  焱  杨  敏

  李少凤

  往年除夕夜,收发短信是“规定动作”。今年春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成为全民新时尚,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拜年方式让新年祝福有声有色有新意,对于春节仍在异乡的人来说,“微”拜年更多了一丝“温度”。在朋友圈时兴的“抢红包”也让新年的气氛活跃不少,还有不少微店店主趁机推出“返现红包”赚取人气。

  “汤姆猫恭贺新春的视频实在有趣,让人忍不住要转发。”春节收到微信祝福视频的曾叔对记者说。曾叔因为工作需要于去年开通了微信,平时也刷刷亲戚朋友动态,看看新闻。他表示,以往短信祝福的方式较为单一,微信则有语音、视频贺喜,更有趣味。刚参加工作的小曾今年只身一人留在深圳过年,为了在除夕夜和家人团聚,小曾在微信上给家人组建起“拜年群”,通过语音“团聚”。“整个除夕夜都有家人爽朗的笑声陪伴,让我感觉像回到了梅州。我还收到了带我长大的爷爷发给我的微信红包。”小曾笑道。

  除了“微祝福”的更加普及,全民“抢红包”也成为今年跨年“新标配”。自从支付宝、微信、微博等运营商向客户发红包以来,抢红包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在今年春节,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抢红包”的乐趣中。“春节这几天,可把大家忙坏了。同事圈、同学圈、家庭圈,圈圈抢红包。”小韩说,不管是除夕团圆饭,还是年初二同学聚会,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发红包、抢红包。而在何志林先生看来,抢红包就是一种亲密的社交行为,增强了他和朋友之间的互动,与其说是“抢钱”,不如说是抢快乐,为新年抢个好兆头。“收到的红包少则几分钱,多则几块钱,物轻情意重。我今年已经50岁了,发了这么多年红包,今年也收一回,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回忆。”何志林先生笑道。

  趁此机会,一些微店店主也给店里的常客发“压岁钱”,这不仅增加了客户黏性,也带旺了微店年初的生意。张女士在“酷圈”开了一家护肤品店,经营时间不到一年,今年春节她的微店推出了折扣、红包返现等优惠,吸引了不少熟客。从年初二到年初五,店里接到了11宗订单。“比预期好,收到红包的顾客反响也不错,还会继续搞这类活动。”张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