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最有效 积极防控是法宝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高致命病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年发生脑血管疾病约2000多例(次),严重危害着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疗和防控脑血管疾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劲松、主治医师赖湘,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俞万香、李水彬、杨玉先等诊疗、防治专家,请他们专门为读者解读了该病的成因、症状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以及防控途径。
脑中风的症状
据专家介绍,脑血管疾病即中医讲的中风、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的脑卒中和缺血性的脑卒中。
临床以缺血性的脑卒中最为多见,也是我们常说的脑血栓、脑梗塞,是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出现坏死,表现出口角歪斜、偏瘫、失语等一系列的症状。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是由于血管的破裂引起的。临床大部分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出血后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病情严重可昏迷不醒,也有一些因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最有效的治疗法是脑动脉支架置入术。
专家介绍说,支架成形置入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中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一是消除血管狭窄,增加脑血流量;二是支架置入术后,通过支架压迫作用可将不稳定的斑块压住,以阻止脱落;三是对于溃疡性斑块,通过支架压迫作用使溃疡性斑块消失。
据了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已能开展颈动脉、椎基底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已成功为600余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该类介入诊疗手术,年龄最大者85岁,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了脑梗死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了有关专家和患者的肯定和好评,同时获得了梅州市2007年科技进步奖。
防控中风关键在“五早”
据了解,中风是脑血管病的俗称,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临床上,中风具有“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特点,如不及时、合理、规范治疗,重则危及生命,轻则留下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的后遗症。
专家提醒市民,防治中风关键做到“五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一、早预防
长期的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都是中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环境污染、过度疲劳、口服避孕药等与中风有密切关系。预防中风,实际上就是预防能够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重中之重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戒烟、戒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发生的机会。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预防中风的三要素。
二、早发现
大多数中风患者是有先兆症状的。如果患者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眩晕、呕吐,过一会儿又好了,这常常是中风的先兆。如突感半身麻木、手脚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则可能已经中风了,不管哪种情况出现,应赶紧上医院看神经内科,请医生仔细检查,寻找原因。
三、早诊断
脑出血发病后半小时,头颅CT的诊断率可达99%;但有一部分人可能CT检查结果正常,但只要有不适感觉,切不可掉以轻心,须知早期脑梗塞,CT往往不能早期发现(一般脑梗塞病灶在发病24时后CT才能发现),出现上述情况,可选择磁共振检查并立即住院,按脑梗塞作紧急处理,以免延误时机。
四、早治疗
脑梗塞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另一方面行脑保护治疗。病人若能在3-6小时内就诊,立即进行动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治疗,可以使很多患者避免出现昏迷、偏瘫等严重后果,事半功倍。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动脉狭窄,病情稳定后还可以在狭窄的血管处放入支架,使血管通畅,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再次中风的发生。
五、早康复
全面、正规的早期康复对脑中风病人尤其重要,所谓“早”康复,即脑梗塞病人病程3天左右,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常在一周左右),就开始康复治疗,包括病人睡姿的摆放、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局部按摩等,如病人有吞咽功能障碍、语言障碍,亦应早期进行康复,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早期规范康复可避免病人发生不正常的行走姿势及废用性肌肉萎缩,减轻中风后遗症。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如何治疗?
专家说,颅内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由于动脉管壁薄弱,在血流不断冲击下,血管壁局部膨出形成一个壁很薄的囊状结构,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等诱因的刺激下,随时因血压突然增高,引发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
专家介绍说,颅内动脉瘤以40-60岁的中年人居多。脑动脉瘤在发生破裂之前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如果动脉瘤破裂了,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最典型的表现是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头痛是非常剧烈的,常被形容为这辈子从未体验过的最剧烈的疼痛。此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后都会进行头颅CT的检查,如果证实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都会采用CT血管造影(CTA,不需要插管,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或者脑血管造影(DSA,在大腿根部穿刺动脉,采用导管进行造影)来诊断是否是动脉瘤出血。
据了解,迄今为止,颅内动脉瘤尚无治疗的特效药物。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动脉瘤的唯一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是开刀手术(打开颅腔,找到动脉瘤,用动脉瘤夹夹闭)。还有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就是人们常说的介入疗法或者血管内栓塞技术。这种方法只需要在大腿根部用针穿一个2-3毫米的小口,通过血管内将非常精细的导管和导丝插入脑动脉瘤内,再通过微导管输送微弹簧圈等逐步填塞动脉瘤腔,直至完全闭塞动脉瘤,达到治愈目的。这样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专家还提醒市民,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后的第一个月内有将近一半左右患者会发生再次出血,因此,一旦高度怀疑或者已经明确存在颅内动脉瘤,都应该在最短时间内到有条件治疗的医院进行治疗,切不可选择保守治疗、听之任之。
什么是颅内动静脉畸形?如何治疗?
专家介绍: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颅内畸形血管团。它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育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脉相通,形成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产生一系列的脑血液动力学上的紊乱,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专家还提醒,颅内动静脉畸形发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甚至昏迷。与颅内动脉瘤不同,未破裂出血的动静脉畸形可有头痛或抽搐等症状,程度不一。所以年轻患者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头痛,或有抽搐的症状,应及时检查原因。如果怀疑有颅内动静脉畸形,头颅CT及MRI是常见检查手段,而脑血管造影则是最准确的检查。
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显微手术、介入栓塞、伽马刀放射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患者应当到有条件治疗的大医院就诊,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康复。
咨询电话:神经外一科:2131924,神经外二科:2131464;
神经内一科:2131902,神经内二科:21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