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播| 都是消火栓,差别怎么就那么大

21.04.2016  03:58

情侣南路长年海风吹拂,游人如织。这里是珠海的门户景观地带。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路边摆着几只黑乎乎的“骷髅头”(30多厘米高的管材上布满黑铁锈,管体上端敞着三个大洞),不知情的人绝不会想到,这是情侣南路上的消火栓。

从昌盛路口到粤海路口的情侣南路长约600米,有3只这种骷髅式的消火栓。2014年4月,市政府督办组开展迎创文消防安全大检查时,就发现这些消火栓破损严重且没有通水。检查组认为,这段情侣路是珠海的门面路段,消火栓锈坏不通水,既影响消防安全,又影响珠海形象,应当尽快查清历史原因,恢复消火栓正常并通水。但时至今日,该段情侣路边的消火栓仍无人管养。

这几只“骷髅头”或许将很快获得新生。今年3月,《珠海市消火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保证我市消火栓建设有规划、有资金、有管理。《办法》将我市消火栓分为市政消火栓、单位消火栓、小区消火栓和农村社区消火栓四大类,并明确了各自的修建和管养主体。这四类消火栓现状如何?日前,记者分别进行了随机走访。

青春一街8号的居民水表处有一只消火栓,栓上的阀门丢失,栓身已经变成灰色。该街北端有一只鹤管,阀门也不见了。青春二街有一只消火栓,栓体完好但出水口锈蚀明显,栓身油漆斑驳,成片开裂、脱落,勉强可看出原来是红色。幸福路上一只消火栓栓体完好,身上遍布大红油漆。

这些消火栓散布在居民楼中,记者以为是居民区消火栓。青春社区居委会主任黄先生称,这些都是市政消火栓。据黄先生介绍,青春一街、二街到幸福路之间的现有建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兴建。由于没有统一开发建设,各批次建成的建筑规模小,各楼几乎都是自己雇保安、自组物业。两条街上的消火栓是建楼时开发商配建的,一直作为市政消火栓,由居委会每年进行两到三次巡查,如有破损,再上报给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检修。

青春社区处于翠香路和教育路之间,共有17只市政消火栓。记者逐一验看发现,在教育路、狮山路等大马路上的消火栓“红光满面”,而在青春一街等小巷中或居民楼间的消火栓则要么“衣衫褴褛”,要么“缺胳膊少腿”,保养状况差别大。

小区的消火栓

地点:阳光都市小区 现状:保管完好

狮山路383号阳光都市小区建于1997年,仅有两栋多层居民楼。这两栋楼都呈“L”型,组合成一个“”字型,口字型内部是天井,外部是小区环路。

从狮山路进阳光都市小区,小区大门内两侧就可见到各有一只消火栓:左边的一只在自行车棚边,右边的一只在1号楼墙角绿化带内。记者围绕小区一圈,发现在两栋楼形成的天井内有两只消火栓,每栋楼下各有一只,在两楼外侧的小区环路两边,楼体外墙角下或小区围墙角下,各有5只消火栓。这7只消火栓的分布,可以确保在小区起火时,不管消防车停在小区哪个部位,都有消防水源使用。

这7只消火栓是建小区时统一建的。”小区保安说,没有消火栓,小区规划都通不过。至于消火栓的保养,保安表示,是消防部门在负责。“3月份消防部门还来人检查过消火栓,所有消火栓都是好的。

据青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这种设在路面的消火栓外,小区消火栓还有一部分设在楼道内。居委会为落实消防安全属地责任,每年定期检查包括市政消火栓和小区消火栓在内的所有消火栓。如果小区楼道内的消火栓有损坏,居委会会督促小区管理处进行更换。该工作人员指着阳光都市小区自行车棚边的消火栓说,这只消火栓去年漏水,今年年初刚修好。楼道内的消火栓主要损坏原因是失窃。阳光都市作为封闭式管理小区,楼道内消火栓保管完好。

农村社区的消火栓

地点:翠微村 现状:大部分地方没装,装好的大部分损坏

翠微社区保留着珠海为数不多的城中旧村之一翠微村。该社区东起翠前北路、西到明珠路、南到翠微西路、北到翠花街,面积有0.7平方公里。除了招商花园城、海宏苑等6个物业管理小区外,其余住宅均属翠微村。3万人口中,流动人口就有2.5万,他们大部分租住在翠微村。

翠微村的消火栓建设情况如何?日前,记者从翠微市场进入村,市场后面是许多条宽约一米的小巷子。记者随机走入一条小巷,在里面绕来绕去走了近半小时,所经之路均是这种小巷,看不到一只消火栓。在一条名叫敦睦里的小巷中,坐在家门口聊天的两位老大爷告诉记者,翠微村的巷子都这么窄,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消火栓建了也白建。

打开任何一个版本的珠海地图,都可以看到翠微村的大部分地方都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小房子,比例尺大些的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小房子间有细细的通道。但并非所有的路都不能走汽车。在该村西侧,从北到南贯穿该村的北大路-街市街-沙岗林街以及与这条通道相平行的南亩街可以通车。此外,南亩街和沙岗林街的北端由一条翠环路相连,这是翠微村中可以通车的第三条路。

尽管道路狭窄,翠微村中还是有部分消防设施。在北大街一处垃圾池边的墙上刷着“齐心共筑防火墙,携手共建平安社区”的消防宣传口号,口号侧下方就有一只消火栓。记者数了数,在北大街-沙岗林街一线长约一公里的通道中,共有7只口径不同的消火栓/消防水管,半公里长的南亩街上有3只消火栓/防水管。在不能通车的旧村一米小巷地面上,匍匐着许多新铺设的消防管道,给居民以一定的安全感。有老人说:有了这些水管,接上水枪就可以灭火。在翠微居委会,记者还看到两辆三轮消防车,它们穿行在大型消防车无法进入的小巷中,能有效扑灭初起火灾。

但这些消防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照料。北大街垃圾池边的那只消火栓顶上挂着一只垃圾袋,垃圾袋上还淌着污水,淋湿了消火栓。从垃圾袋的形状可以推测出,这只消火栓顶部的阀门已经不在了。万一起火了,这只消火栓是否能及时打开尚不得知。在记者看到的所有消火栓中,起码半数以上的消火栓/消防水管存在不同程度的部件缺失。而一米小巷中的消防管道,记者发现部分水管并没有接通水源,一些接口处敞开着,管道中存积着各种垃圾。

翠微村的消防设施是何时、由何人兴建?平常如何维护保养?记者欲采访该村村委会书记罗先生,被其拒绝。

单位的消火栓

地点:市质监局 现状:专业消防公司每月查两次

市质监局位于人民西路,是一栋独体高层建筑。楼下有一条环形通道,通道两侧是停车场和绿化带。在该楼北侧紧邻人民路的绿化带上有消火栓2个,西侧外墙脚下有消火栓3个,南侧的墙角和绿化带下共有消防火栓3个。消防车循环形通道行驶,可以停放在该楼的任一方位,并且都能找到消火栓供水。

记者注意到,这8只消火栓中有2只外皮油漆开裂,其余均完好无损。该单位保安称,物业公司今年年初刚入驻质监局,目前正在安排消火栓保养之事。

据市质监局物业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质监局的各种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按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兴建、配备,保养工作则由物业管理处分包给一家专业的消防器材公司。记者查知,该公司具有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企业资质,消防维修保养专业人员十多名,从事安装生产人员50多名,消防检测设备齐全。

物业管理处向记者出示了消防器材公司对质监局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每月两次全面检查的记录。记者看到,针对消火栓的检查包括消火栓部件是否齐全、是否通水或漏水、水压是否够大,等等。

消火栓建设欠账多

据市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办法》实施前,我市市政消火栓的缺建率达7%,现有市政消火栓有10%处于非正常状态。市政府希望通过《办法》的实施,保证我市消火栓建设有规划、有资金、有管理。

按照《办法》及以往的珠海市消防规划,我市市政消火栓应沿道路铺设,道路宽度超过60米的,宜两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间隔不应大于120米,市政消火栓总数应为6186个。而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市现有市政消火栓5703个,缺建率达7%,其中已建成的市政消火栓有582个处于非正常状态。全市市政道路447条中,市政消火栓不足的路段有170条,情侣南路消火栓无水问题尤为突出。

办法》要求,农村村内道路应利用生活供水管网每隔120米至少建设1个室外消火栓或消防鹤管。这一要求在部分村内尚未落实。

此外,广大小区、农村社区消火栓亦均存在因损坏、无水、老化等问题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在督促落实维护保养时,往往无法落实责任主体和整治资金,整治难度较大。

办法》实施后,我市将开展消火栓大普查,准确掌握消火栓缺建数和使用状态,对存在无水、锈蚀、毁坏、圈占、埋压、漏水等情况的消火栓进行检修,同时科学制定消火栓建设规划,补齐旧账,不欠新账。为了更好地掌控和利用消火栓,我市还将以实施身份管理的方式改进消火栓管理,开发消火栓状态实时监控系统,为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指引。

谁建的消火栓谁管好

办法》明确了各类消火栓的建、管责任。《办法》规定,消火栓分为市政道路配建的消火栓(以下简称“市政消火栓”)、单位负责建设的消火栓(以下简称“单位消火栓”)、居民住宅区用地红线范围内设置的消火栓(以下简称“小区消火栓”)、城中村及农村范围内公共区域设置的消火栓(以下简称“农村社区消火栓”)。

市政消火栓应由市政道路建设者建设,由供水企业管养,各单位、小区负责各自范围内的消火栓建设和维护,农村社区消火栓由区、镇筹资建设。在管养费用上,《办法》规定,市政消火栓由政府负责,单位、农村社区消火栓由产权单位或其委托的物业公司负责。新小区消火栓管养费用纳入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老旧小区消火栓由各区研究解决。

记者调查发现,消火栓的管理现状与《办法》的规定有一定出入。目前,一些地方如青春社区的市政消火栓,仍由当地居委会在承担部分管理责任,发现问题后再上报给消防部门。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部分群众不清楚《办法》对消火栓的建、管权责的分配。有个别小区的物业人员仍然认为,小区的消火栓由消防部门负责维修,小区不承担相应费用。《办法》还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和落实。

【来源】珠海特区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