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满意度 群众说了算

08.08.2014  12:15
最近,清远市委市政府领导包括县市区一把手都来做客清远“微访谈”了。与传统访谈不同的是,“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相关领导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政府领导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

最近,清远市委市政府领导包括县市区一把手都来做客清远“微访谈”了。与传统访谈不同的是,“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相关领导直接进行回答,真正做到了政府领导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

长期以来,清远不少地方领导习惯于多做少说或者只做不说,导致了老百姓对政府工作了解不多。随着形势的发展,要获得更多老百姓关心、支持和参与政府工作中来,必需更加开明、开放,去除“神秘化”,实施“开门办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将“办公室”搬到了网上,通过网络对话、电子信箱、开博发帖、网络专栏等多种方式,搭建了官民互动的有效平台。作为地方领导,通过“微访谈”的形式,与网友在线交流,体现了地方政府乐于听取民意,尊重民意,重视对来自网络的声音的鲜明态度,是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的根本体现。

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也曾参加过多场清远“与群众在一起”的微访谈,作为一名网友,也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个人觉得这种访谈形式好,简便灵活,参与度高,让民众参与政府工作的范围更大了,路子更广了,渠道更宽了。这是一种领导自信,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对群众的尊重,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可以这样说,通过“微访谈”直接与网友沟通,避免了推诿、扯皮现象。让网友与政府领导零距离接触,既拉近了与网友的关系,又提高了与网友互动的亲和力。作为地方政府部门领导,直接在“微访谈”上回复网友的诉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答复了网友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新媒体时代政府主动作为的结果。

窃以为,清远当务之急要探索“微访谈”之后的长效机制,探索如何借助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其实“微访谈”开办之初,有些人并不理解,认为这个形式不会长期开办下去;有的人认为“微访谈”对解决网民实际问题不会起到多大实际作用;也有地方领导对网上言论有畏惧心理,害怕地方形象受影响等等。其实这是陷入了一个错觉,因为“微访谈”并不是一味“拍砖”,很多网友也会“点赞”,一言以蔽之,通过“微访谈”这一平台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笔者同时注意到,清远大部分领导做客“微访谈”回答网友提问时,都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过表态,民生问题尤其多。需要提醒一句的是,承诺已出,覆水难收,既然已经跟网友表态要做到的就要尽力去做,不要让网友以为“微访谈”只是一场秀。若是给“微访谈”打分的话,应该由网友群众说了算,还有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回顾,看领导们答应群众的事完成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