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贸团再来“对对碰”,江门期待下一个“巴斯夫”
江门重点打造的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迎来越来越多的客商。5月18—20日,江门市商务局邀请德国经贸代表团前来江门开展为期3天的考察交流。期间,代表团一行通过座谈交流会、产业园区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理想的投资环境,并与潜在的商业伙伴展开交流。
江门对德贸易额去年达5.6亿美元
19日上午,江门市商务局、江门中欧中心联合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在市商务局举行“2017中德产业对接交流会”。除了来访的德企代表,还邀请了接近30家本地企业参加。
活动中,德方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自身所在机构的背景、专长、技术、服务等情况。参会的本地企业明显有备而来,到了自由对接阶段,纷纷根据需求直接找到德国企业交流。不少企业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交流已经发现商机,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联系,挖掘更多的合作机会。
2016年10月,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主席博斯曼先生曾率德国代表团到江门交流考察,这次再度来到江门,他表示,带来的企业更具针对性,包括装备制造、大健康产业的一些德国中小企业,有机会与江门的同类产业对接。
“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有创新资源、有先进技术、有高端人才,而江门有区位优势、有良好环境、有高效服务,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江门市商务局局长赵瑞思表示,德国是江门市在欧洲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去年两地贸易额达5.6亿美元(33亿元人民币)。
不少德国跨国企业(著名品牌)已到江门投资落户,包括巴斯夫、西门子、克诺尔、辛美乐、WMF等。“例如,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与江门本地企业广东银帆公司牵手,合资经营江门巴斯夫涂料项目,成为江门企业与德国企业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为进一步推动两地企业经贸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江门市商务局局长赵瑞思致辞。杨兴乐 摄
“除了已经进驻的大公司,江门市同样非常关注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批中小型企业。” 赵瑞思说,江门市政府正不断为本土以及国内外的中小型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希望增强中德双方在技术、贸易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江门企业“走出去”有待不断摸索
交流会上,中德双方企业代表都认为,随着江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地在经贸合作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比如,不少江门企业希望“走出去”,特别是到德国等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渠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资源,进一步提升江门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德国驻广州领事馆代表发言。杨兴乐摄
“去年我在英国和德国分别收购了各一家中小企业,但在管理上,感觉雇员们并不是传说中的严谨和勤奋工作,如何是好?”来自鹤山的一位企业主就在会上向德国企业家如是请教。互动环节,参加会议的本地企业都争先提问,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向德国企业家朋友们提出需求,寻找合作的突破口。从现场提问来看,江门的企业走出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摸索。
江门产业与德国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契合
19日下午,德国经贸代表团一行前往中欧合作区核心区(鹤山市),参观考察了中欧合作创新中心和鹤山同方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鹤山市牛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这些德国企业不少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表示,早已耳闻中国珠三角地区是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但这里的发达程度仍超乎想象,某些环节甚至接近了和欧洲(德国)的最高水平。
“江门由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所组成的产业群与德国中小企业发展需求非常契合,尤其是在我们的会员单位中,机械制造和新能源企业占到了36%和19%。”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会长金漪茜说。一些拥有专利技术的德企代表表示,如果能有机会与这些强大有力的中国制造业合作,自己的技术一定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双方未来的持续发展。
◆链接
江门打造“一心+一区+N基地”推进对外合作
目前,江门市正大力打造国家级发展平台——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这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五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平台,将构筑“一心(中欧国际服务中心)+一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N基地”的格局,加强与欧洲各国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着力打造一流的国家级对外合作示范平台。
中欧国际服务中心作为江门市推动对欧合作的门户机构,自去年以来,已搜集整理超过200条项目信息,涉及合资合作、企业兼并、采购等合作方式;与超过50家境内外投资促进和咨询机构建立起交流联系,当中就包括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
编辑: 潘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