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救命心脏从珠海紧急护送到广州 看到这车请避让

31.03.2019  02:21

  文/图 羊城派记者 丰西西 付怡通讯员 林伟吟

  时间就是生命!

  今天从珠海开车过来广州的朋友,

  请注意!!!

  如果您在行车途中

  看到车牌号为粤A808NN的救护车

  请您为爱让行!!!

  一位脑死亡患者爱心捐献的心脏,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郑俊猛教授团队护送下,正从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紧急运送至该院南院区。经过心脏移植手术后,这颗鲜活珍贵的心脏将为55岁心肌病患者钟阿姨带来生机。

  救护车将途经:广澳高速—深岑高速—广珠西线高速—花地大道南—鹤洞大桥—工业大道中—南洲路—抵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据了解,心脏离体后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6-8小时,因此心脏移植手术的时间要求是最为苛刻的。即使在可耐受的时间范围内,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计术后效果越差。因此,越早让这些器官进入受体,移植效果就会越好。

  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已在南院区待命,术前工作已准备完毕。等待供体心脏抵达,即可立即进入手术室,为钟阿姨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郑俊猛教授介绍,钟阿姨在1个多月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后来确诊为致心率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因为反复恶性心律失常发作,钟阿姨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在心脏装了ICD双腔起搏器。此后,钟阿姨还是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平均每天发作2-3次,起搏器每次都需要放电,不到1个月起搏器电池电量就用完了。

  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后,该院心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为钟阿姨更换了起搏器,随后转到我们医院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治疗,近半个月钟阿姨没再有过心律失常发作。但经过多方面评估,郑俊猛教授认为心脏移植是钟阿姨的唯一出路,于是立即为她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心脏移植等待登记,寻找最合适的心脏。

  今日上午,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共享计算机系统为钟阿姨自动匹配到一个合适的供心。郑俊猛教授团队立即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出发赶往珠海。预计今天下午2时45分左右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出发,经过2小时车程后,护送心脏抵达医院南院区。

责任编辑: GDN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