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遭受重击”,欧洲该怎么办?

24.03.2016  11:10
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之后,欧洲和美国都需要调整内外政策,以应对欧洲面临的新挑战。从巴黎到布鲁塞尔,袭击发生后,政府管控和应对危险的第一举措都包含加强边境控制措施。因此,关注欧洲的恐怖主义非传统威胁态势,加深在反恐问题上与欧洲的合作,是中欧关系基于现实基础的重要领域。

            3月22日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连环恐怖袭击,迄今已造成三十余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这次袭击距离去年11月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还不到五个月,两者有多方面内在联系:它们都发生在欧洲心脏地带的文化和种族多元之都,都发生在高压反恐态势之下,都具备宗教和族群对抗色彩,都与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局势有深刻关联。更重要的是,两次袭击都严重挑战了欧洲长期奉行的内外政策。

          警告是残忍的,也是明确的。布鲁塞尔一处袭击地点距离欧洲议会咫尺之遥,具有巨大的象征性。在此之后,再乐观的人也可得出明确的结论:恐怖分子有决心和能力在欧洲其他地方实施类似袭击。欧洲实际上已经处于与恐怖主义的全面对抗状态。

        地缘和全球政治格局都将因此发生变化。不仅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在更广泛的内外政策领域,欧洲都会出现新的政策辩论和抉择。

        冷战结束后,欧洲及其美国盟友对中欧安全有基本信心,但从乌克兰到巴黎,今次再到布鲁塞尔,残酷与危险的事实显示,美国推动的向亚太地区战略转型和北约外向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欧洲自身的安全危机。布鲁塞尔恐怖袭击之后,欧洲和美国都需要调整内外政策,以应对欧洲面临的新挑战。

        欧洲一体化进程将被重新评估。从巴黎到布鲁塞尔,袭击发生后,政府管控和应对危险的第一举措都包含加强边境控制措施。这表明,在反恐问题上,传统的国家安全力量依然是主要力量支点。

      难民问题此前已造成欧洲社会与政策震荡,今后欧洲公众和政府再也不可能躲在空泛的政治正确的屋檐下继续敷衍。

      从历史上看,安全危机从来都是塑造内外政策的最有力之手。无论对内外政治的自我诠释如何富于动人的伦理色彩,没有有效使用力量的意志和决心,没有切实的力量部署与准备,安全都是可望而不可及之物;而没有有效应对安全危机的能力,一切美好的内外政策都不会凑效。

      欧洲是中国的主要全球伙伴。中国与欧洲各国有多样的经济与社会联系。面对欧洲安全危机形势下可能发生的内外政策变化,以及相应的社会环境与公众意见变化,中国不是局外人。而且,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作为日益突出的全球安全威胁,中国与欧洲在反恐问题上有全面的合作需求。

      因此,关注欧洲的恐怖主义非传统威胁态势,加深在反恐问题上与欧洲的合作,是中欧关系基于现实基础的重要领域。归根到底,所有人的安全都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