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必好团队在花青素合成调控领域取得新成果

08.03.2019  13:11

 近日,我校园艺学院曹必好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崔霞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植物与细胞生理学》(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五年影响因子:4.454)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HY5-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Regulators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Tomato”的研究论文。(文章网址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pcp/article/60/3/643/5267837?searchresult=1)。该研究结合CRISPR/Cas9技术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技术,发现了光诱导花青素合成途径中不依赖于HY5调控的候选转录因子。这一研究结果扩展了光参与花青素合成调控的分子机理。

 研究表明,光通过诱导bZIP转录因子HY5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然而,在HY5突变体中,仍可检测到少量花青素的存在,表明植物体内还存在一些不依赖于HY5调控的转录因子介导花青素的合成调控。该研究以紫果番茄‘Indigo Rose’为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创制了番茄 Slhy5 突变体,分析了 HY5 调控紫色番茄形成的分子机理。同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了8个花青素合成调控中不依赖于HY5调控的候选转录因子(图2)。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鉴定该8个候选转录因子的功能。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园艺学院邱正坤,曹必好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海敬和崔霞研究员分别为该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和并列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文/图  园艺学院  颜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