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群众及时报警 现场警力快速处置 成功避免受损洪奇沥大桥引发二次事故

17.01.2017  01:33

      近日,连接中山市和广州市南沙区的S111番中公路洪奇沥大桥因船只碰撞造成桥墩严重受损,随时存在坍塌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1名过路群众发现异常立即报警,随后南沙警方4名执勤警力不顾个人安危,用时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洪奇沥大桥的查勘和封锁疏导工作,避免了一场可能到来的悲剧。今天(1月16日)上午,南沙警方通过媒体通报事故处置情况,南沙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长杨巨洪现场为第一报警人郭兆平,辅警冯伟贤、冯国源、肖超成颁发奖励金。


        1月8日晚上南沙居民郭兆平骑车经过洪奇沥大桥时隐约发现路面好像歪斜了。于是,他放慢车速,仔细观察。在确认桥面凹陷后,他立即加速驶向桥下,并第一时间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当晚19时20分许,南沙交警大队分控中心接到指令称洪奇沥大桥桥面发生塌陷险情。与此同时,横沥派出所已派出2名辅警巡防员冯国源和肖超成第一时间前往查看。两人确认桥面凹陷后,就近赶往交警二中队反映桥面受损情况。19时26分,交警李喜军、辅警冯伟贤带上冯国源,开着警车往桥上驶去。19时27分,警车来到凹陷位置,李喜军发现桥面已经开始下沉,尤其是重型车经过时,人在上面能感觉到明显的摇晃和松动。李喜军立即向上级报请封路和支援,同时迅速带领辅警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一方面,联合冯国源、肖超成设置路障,拦截准备上桥的车辆;另一方面,安排冯伟贤疏导桥上滞留车辆有序下桥。19时56分,距离报警约半个小时,桥上50多辆汽车全部清理完毕,同时完成封桥措施。


        为降低封桥对通行的影响,同时有效防范次生灾害,广州市公安局和南沙区政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响应迅速、措施果断、防范到位,对洪奇沥大桥桥面和水上交通实施双向交通管制,尽快建立现场指挥系统和横向、纵向快速反应联系机制,区各部门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开展工作。市公安交警和南沙警方连夜研究制定了涉及5条道路16个交通节点的应急交通疏导方案,按照核心管控区、外围疏导区、远端分流区三个层次逐项推进落实。据统计,封桥以来,周边交通状况良好,堵塞警情为零。


        据悉,洪奇沥大桥是连接南沙和中山的交通要道,过往交通流量较大,双向单日车流量在2.26万辆左右,一旦桥梁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据现场处置民警李喜军反映,“按照当时的凹陷情况推算,就算整座桥不坍塌,只是凹陷位置坍塌,也会有7、8辆车掉下去”。


        警方提示:从广州南沙往中山民众方向的车辆,可通过省道S111线进入广澳高速(G4W)灵山入口到达中山民众;或者通过南沙大道进入广澳高速(G4W)亭角入口到达中山民众。从中山民众往广州南沙方向的车辆,可通过省道S111线转入省道S364线,然后进入广澳高速(G4W)三角入口到达广州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