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基层法庭巨变的背后故事 实干赢民心

20.08.2014  21:27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现在,怀集法院各人民法庭面貌一新,法庭干警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抗拒情绪。因为法院党组的重视,干警的观念也在改变,不敢说现在大家都争着去法庭,起码无论调派谁去法庭工作,都能乐意接受,没有抵触情绪。

  2013年初,怀集法院实施院领导挂点人民法庭工作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一年半以来,4名院领导共参加审判案件62宗,其中调解结案18宗;直接指导办理案件40宗;现场办公签发法律文书357份;现场接访群众来访160批362人次,解答涉诉问题71个,解答非诉来访50多人次;与有关部门协商沟通为法庭干警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20件。这是一串很枯燥的数字,但却是法院领导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体现,彻底扭转了怀集法院干警不愿去法庭工作的局面。

   【缘由】

   穷、远、难,法官不愿到法庭去工作

  怀集法院干警为什么害怕去法庭工作?实在是有许多客观的原因。

  怀集县是一个山区大县,有350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行政区域。怀集法院4个派出机构人民法庭分布在几个边远乡镇,最近的梁村法庭离县城有30公里,最远的永固法庭离县城有50多公里。

  在怀集法院曾存在这样的一个误解:被分配到法庭工作的干警通常都是些业务水平不高、“不听话”甚至是“被贬”的人,所以,一般的干警都不想去法庭工作。

  因为到法庭工作有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到了晚上,经常没有电或者电压超低,没有自来水,办公室、干警宿舍没有空调,闷热难耐,“夏天像蒸笼,冬天像鸡笼”。还有,一般法庭都建在乡镇圩镇边缘地带,孤零零静悄悄的,更无休闲的地方。

  种种原因,使得干警不愿意到法庭工作,去了也无法安心,“调到县城去”成了他们强烈的心愿。有些法庭甚至在法院机关设立“联络点”,请群众到县城的“办事处”办理诉讼业务。

  设立法庭的初衷是方便群众就近诉讼,但现在竟然是群众无法方便!由此引发法庭不能正常开门办公,群众“告状无门”,投诉有增无减,人民法院的形象在受损。

  怀集法院党组决心彻底扭转这种局面。

   【对策】

   建章立制,法院班子成员挂点人民法庭

  2013年初,怀集法院党组在充分调查了解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领导班子到人民法庭上一天班工作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院长、两名副院长以及一位党组成员分别挂点梁村、冷坑、凤岗、永固四个派出法庭。

  《制度》规定,挂点领导每月至少到法庭上一天班,主管人民法庭工作的副院长伍敏则每月需到每个法庭至少上一天班。上班内容除了审核案件、队伍建设等日常工作外,还要参与案件审判、调解,对法庭干警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还要进行协调处理。

  领导挂点法庭,是否会是作秀或是添乱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谢天恩。谢天恩表示,人民法庭均远离法院本部,为了送审法律文书,法庭的同志经常频繁往返法庭与法院之间,而各法庭人员本来就不足,经常来回奔跑,无形中增加了法庭干警的工作量。法院领导挂点下去,法庭法官可以把不急于立即签发的近期法律文书在院领导来“上班”时集中提交审批,还可以对审判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与院领导探讨,院领导也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对比较复杂的涉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还可以通过院领导与镇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联合化解矛盾机制。

  法院领导挂点人民法庭这一工作制度得到了各人民法庭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冷坑镇委书记莫定栋感概地说:“怀集法院党组这么关心和重视法庭的工作,是怀集法院历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他表示,对法庭干警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一定千方百计帮忙解决。他说到做到,今年6月份,在冷坑镇党委政府办公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冷坑镇镇政府仍然挤出近万元资金为法庭配备了新电脑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优化了法庭办公设施。

   【实干】

   不作秀,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怀集法院领导下基层,不是作秀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办事情、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有一次,谢天恩在梁村法庭担任审判长,审理原告怀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洽水信用社诉被告梁某、李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在调解中,当事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谢天恩找准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耐心帮他们分析问题的症结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不到一个小时就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当当事人知道是法院院长审理的该案,不由得感叹:“没想到你们院长还亲自审这种案,真是少见。

  除了参与案件的审判,挂点的院领导还为法庭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上碰到的问题协调解决。如梁村法庭通往省道263线短短700米的路段,由于缺乏资金,自法庭办公大楼落成以来一直是条低洼土路,雨天泥泞四溅,晴天尘土飞扬,群众非常不满,过往该路段时都掩鼻而过甚至咧嘴骂娘。去年以来,谢天恩将这条路的修整列为重要事项。他跑镇政府、县公路局、县交通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终于争取到资金。今年7月底,路终于修好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其他法庭。挂点冷坑法庭的罗剑副院长通过努力协调有关部门,争取资金修好了法庭门前的大路。挂点永固法庭的党组成员、政工科长黄美群经多次沟通镇政府,解决了法庭门口被群众常年倾倒垃圾问题,并在原地建起了花坛,美化了法庭环境。挂点凤岗法庭的何莉珍副院长经与镇政府协调,解决了法庭的饮用自来水问题。

  挂点法庭的法院领导每人手上有一本挂点工作手册,详细记录了参加审理的案件及其审判进展情况;接访当事人的情况记录以及哪些在处理哪些已处理;法庭反映上来的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哪些已经处置哪些在协调沟通。每个挂点领导的工作手册记录得非常详尽,活脱脱一本民情日记。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现在,怀集法院各人民法庭面貌一新,法庭干警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彻底摆脱了以前那种抗拒情绪。因为法院党组的重视,干警的观念也在改变,不敢说现在大家都争着去法庭,起码无论调派谁去法庭工作,都能乐意接受,没有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