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植物活化石”长出四棵新苗

16.07.2014  12:35

  本报肇庆讯  (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徐维宁摄影报道)记者昨天在怀集县洽水镇石莹村委会采访时了解到,这里原本生长的20棵野生水松树通过自然繁殖,又增加了4棵小水松。

  4棵小水松“个高”2米多

   石莹村离洽水圩镇有40多公里山路,四周群山连绵。村支书陆远斌介绍,石莹村的水松寨海拔470米,村民大多姓陆,有300多人。据《陆氏家谱》记载, 这里陆姓的先祖是明代永乐年间从三水一带逃难到此,见四周生长着很多水松,环境优美,于是在此定居繁衍后代,并将村名冠之水松寨。后来,由于村民们砍伐盖 房或者在建房、开荒修田中破坏了原本的地下水层,而水松离开水就难以生存。到2007年前后,石莹村就剩下了20棵野生水松。近年来,村民们懂得保护这些 珍贵的野生水松,因此野生水松数量锐减的状况得到遏制,还长出了4棵新苗。

  在水松寨石莹河畔的庙湾头,生长着3棵野生水松。它们粗细相仿,呈上小下大的塔形,大约高17米,胸径约65厘米,显得苍翠挺拔,威武雄壮,树形十分美观。在附近坑尾村山那边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还有4棵高大的水松。

   在水松寨一个土名“大杉根”的山坳里,山溪淙淙流过,高大的毛竹挺立,山坳里开垦着零星的水田。这里分三片,共生长着13棵大的、4棵小的野生水松。大 的野生水松有的3棵同生,宛如三个亲密兄弟,有的两棵同生,宛如一对恩爱夫妻。这4棵小水松一般生长在大水松的不远处,均有2米多高,嫩绿的叶子生机勃 勃,犹如4个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活力四射。

  水松毁于2000年前寒潮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林业部的专家曾来到水松寨考察水松生长情况,村民们才知道水松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这几年来,经常有人上门要求收购水松树,每棵出价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但都被村民们拒绝了。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专家曾来这里考察,认为这些野生水松可称为“植物活化石”,以前曾遍布广东、广西等地,但是大约在2000多年前的一次特大寒潮,冻死了大片水松,被埋入地下后变成了“地下森林”,现在仅怀集有少量活体幸存。 

  知多D

  珍稀孑遗树种

  “植物活化石” 

  野生水松(见左图)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举世闻名的孑遗植物,目前在广东乃至全国已基本绝迹,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