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紧缺怎么解决? 科技创新企业优先供地

18.05.2015  12:22

位于凤岗的中国证券期货业南方信息技术中心项目。东莞时报记者 李梦颖 摄

相关新闻

用地紧缺怎么解决?

科技创新企业优先供地

在东莞,用地紧缺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全市的土地开发平均密度已经高达43%,有些镇街土地开发密度已经超过了50%。

在用地如此紧缺,新增用地指标更加紧缺的情况下,东莞国土部门坚持优先保障科技创新园区、转型升级基地和高新科技企业用地。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近四年用于创新科技类项目新增指标约2.4万亩,占指标总量36%。

正因如此,才推动了松山湖台湾科技园、大学创新城、天安数码城等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促成了南城、塘厦、常平等5个转型升级基地认定,保障了华为终端、中国电子、中集集团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落地。

不仅如此,东莞国土部门还学习了深圳的经验,将科研用地地类归为M0,专门出台科研用地管理办法。有效保障了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中以水处理产业园、阳光保险南方后援中心等科技项目落户东莞。

在“改造”当中,国土部门也为科技创新提供存量空间,确立“工改工”为“三旧”改造主方向,采取财政补助、租金补贴、厂房统租、税收分成等措施,重点支持旧厂房改造引进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实现“旧瓶装新酒”。

至今共完成科技创新类项目改造19个,改造面积1100亩,引进高科技项目12个,以“零增地”实现产值8倍增长。通过“三旧”改造先后建成了南城高盛科技园、常平创新科技园等2家国家级孵化器和10余家市级孵化器、研发中心。

东莞国土部门还为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理顺历史用地手续,先后为常平勤上五金、塘厦三友电器、樟木头小猪班纳等20多家科技创新型上市后备企业理顺了用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