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思维优化教学 课堂引力纠正学风

28.09.2014  12:56

  网络评论员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获取知识正变得空前便捷而高效,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大学,常规性的理论课教学由于授课时间要固定,授课对象要集中,授课内容又以知识介绍为主,早已受到丰富多元、多媒呈现、可以互动的网络教学资源及其移动终端的冲击,低到课率不时让老师们感到尴尬和无奈。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在线教育要代替实体课堂的节奏吗?课堂教学还有优势吗?大学生希望课堂给他们什么?

这些问题实际上指向课堂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方法,也就是多年来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的学风问题。学风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而抓好日常课堂教学是有效改进学风的关键和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风三要素的影响是最主要的也是最直接的——老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什么、怎么学。因此,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明确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常规理论课教学的刻板形象,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希望学生们怀着怎样的动机来上课?为听取成熟而系统的知识而来?为记录教材补充内容而来?为把握科目考查要点而来?为保持遵规守纪的好学生形象而来?这些恐怕都不是大学生们认可的上课理由和动机,因为这些东西要么可以在纸质教材或在线资料里高效获得,要么可以复制派发,要么不是根本性需求。其实,学生们一日数次从宿舍赶往课堂,最大的理由只有一个:课堂能给他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学习体验,课堂有可以当面互动的老师和同学,可以进行高水平的心与心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同步,甚至这种交流与同步还是独具个性特色的、不可替代的。显然,这样的体验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师生双方一旦就参与课堂教学的上述理由达成共识,学习态度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方法问题的解决也有了方向。概括地说,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以信仰、情操、心态、审美等的体会、想象、理解和表达为主要内容,最易让学生倾“心”;社会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如能突出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则闻“道”亦乐;自然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虽有严格逻辑思维训练的劳思费神,但所教之“术”乃是通向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跟得上趟也会兴趣盎然。

这里“跟得上趟”最为关键,思维训练如此,心灵交流亦然——倘若学生落下了,他就不追了;倘若听课总落下,他就不来了。如何与学生保持心灵与思维的同频共振?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上课不宜因驾轻就熟而“快进”,“快进”则老师不假思索,学生不暇思索。熟能生巧是好事,但熟极而流,便没了思维的质感,使学生思维跟不上,想象无空间,必然导致注意涣散。古人云:“字需熟后生”,是说书法等艺事过于熟练往往会拘泥于习惯而缺乏新意,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日日备课既是为了课堂内容的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还是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思维质感。

二是每日授课时数不宜过多,过多则无暇治学,无暇备课,甚且心疲神倦,课堂思维不灵。无暇治学,不仅影响学人的学术前途,更影响教师的上课质量。师生保持同步思维,就是要带动学生进行思维和想象。学术钻研不勤,则创新思维不活,创新经验不足,与疲劳授课一样,都可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松散轻滑而缺乏思维的张力。

三是多媒体资料不必依赖,依赖容易导致学生思路的旁逸斜出。多媒体资料生动直观,适当使用既可减少板书之劳,又可使教学提质增效,但过分依赖、大量使用则与高校理论课堂重思维、重想象的高层次不符。经验告诉我们,屏幕显示切换频繁,学生们或者眼花缭乱,或者跟不上趟,或者触景遐思,心思往往游离于课堂之外。

四是“一言堂”模式必须破除,破除则学生敢思敢言。利用课堂详细介绍前人学说,何如主持讨论辩异析疑。学生们或预习教材知难存疑,或拓展阅读兼采诸家,所谓“不愤不启”,比辩生新,一待老师上课鼓励各抒己见,褒扬独立思维,学生便会畅所欲言,课堂因此变得新鲜有趣。只要把握节奏,做好引导,一堂课下来教师言少听多而效率更高,学生们则思而后言得到更多训练。

总之,注重师生的同步思维,课堂的魅力和优势就会因真人互动而彰显,创新思维就会因观点碰撞而活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线教学相辅相成的格局就不会被打破,学生们在享受在线学习便利的同时,仍然会重课堂,亲老师,爱思考。果如此,学风必大为改观而核心素质的稳步提升更有了保障。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