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堂儿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市儿童医院免费治疗护理

13.03.2015  09:56

市儿童医院病房里,医生正在检查小志的身体状况。东莞时报记者 李梦颖 摄

东莞时间网讯 1月23日,湖南籍务工夫妻周作堂和蒙桂凤夫妇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双双不幸身亡。家属为夫妇俩捐献了眼角膜、肝脏、小肠等6样器官。这是全国首对同时捐献器官的夫妻,他们捐献的器官帮助6人获得新生,至少4人重见光明。他们车祸身亡后,留下18岁的大儿子和10岁的小儿子小志。

“你们一定帮我们全家感谢这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昨日,东莞市儿童医院儿科病房里,这是周作坚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

周作堂夫妇春节前车祸身亡并双双捐献器官后,周作坚一直忙着处理后事。现在侄子小志的治疗成了他心头大事。上周五,市儿童医院把小志接过去,提供免费检查治疗和护理。

社会各界好心人捐款超40万元

病房里,10岁的小志依然寡言少语,走路缓慢摇摆,但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医院儿内科副主任李建伟说,经过几天的检查,小志被初步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因检测结果半个月后才出来,目前已开始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以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照料和康复训练。

听医生说小志生活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差,不仅需要照顾,还需要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周作坚说,他绝不会放弃对小志的照顾和治疗。

初步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昨天,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小志.虽然脸上有了笑容,但依然少言寡语,走路摇摆不稳,躺下去起床更困难。

李建伟说,上周五把小志接过来住院后,根据小志的临床症状做了系列检查,初步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先天性疾病。“我们还请了北京和广州儿童医院的专家会诊,和小志几年前在湖南儿童医院的初步诊断差不多,但最终诊断还在等基因检测结果,半个月后可以出来。”

李建伟介绍,小志目前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所以走路蹒跚。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延缓病情发展,三四年后可能无法行走,要坐轮椅。随着病情发展,以后心肌、呼吸肌等都会受影响,各种并发症出现,。

小志以后怎么治疗?李建伟说,一是通过药物延缓病情进展,二是通过定期康复训练尽量改善肌肉运动功能,目前医院已经开始治疗。

住院期间费用全免  家庭康复很重要

“他住院期间的检查、治疗、护理等费用医院全免,目前已花费了两三万元,但这种病更重要的是家庭康复训练,比如经常带他散步,给他按摩。”李建伟说,以后小志如果没有并发症不需要住院,但每个月要在门诊做康复训练10多天,每天要吃药,一个月需要一两千块钱费用。“这个病家庭支持太重要了,也希望社会多关注支持,给这个家庭一点信心走下去。”

小志的叔叔周作坚坦言,他已把小志当自己的孩子照顾,不会放弃治疗。目前好心人捐的善款有43万元左右,都会用在孩子的生活和治疗上。“我不敢想象以后会是怎样,但必须面对,走一步算一步,会在我能力范围内给他最好的照顾和治疗。如果老人家老了,让我的妻子来照顾他。”周作坚说。

声音

“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差,不仅需要照顾,还需要治疗和康复训练,这个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家庭支持太重要了,希望社会多关注支持,给这个家庭一点信心走下去。”

——市儿童医院儿内科副主任李建伟

“我已把他当自己孩子照顾,现在主要是爷爷奶奶在照顾,以后老人家老了,我妻子会照顾,好心人捐的善款40多万元,都会用于他的治疗和生活。” 

——小志的叔叔周作坚

特写

周作坚:小志出院后

考虑送他上学

刚入院时,小志因为肌肉无力且走路感觉累,一直躺在床上看电视。后来医生鼓励爷爷多带小志出去散步,还送书给小志。现在,小志上午在病房里看书,下午跟爷爷在医院里散步。

昨日记者采访时,有医护人员给小志送玩具,他开心地接过来说了一句“谢谢”,但此后便一言不发。

“其实他现在的智力跟同龄小孩相差不远,家长和医生说的话也能听懂,三年级的书本也基本能念,话少可能是受环境、心理因素影响。”李建伟记得小志刚入院时的话比现在更少,这几天开始慢慢和医生对话沟通。

医生说,小志目前还没有并发症,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就可以出院,以后定期到门诊做康复训练治疗,还可考虑上学。

“这学期他一直休学在家,出院后考虑送他去上学,他上下楼梯、上厕所都需要人扶,如果有康复学校肯接收他就更好了。”周作坚说,现在妻子在光明小学做生活老师,小志18岁的哥哥在自己原来的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