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企业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大范围应用工业机器人

29.07.2014  08:10

大范围应用工业机器人,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强、彭纪宁报道:“世界工厂”珠三角的车间,正在闹“革命”:搬运工、烧焊工、喷涂工等工种,正迅速被“机器人”取代。与此同时,珠三角机器人工业也发展迅速,走在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产业产值已近千亿元。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28日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珠三角传统制造业与智能化、信息化融合,是转型升级的一个大机遇。

在这次“车间革命”中,东莞最积极,将“用机器换工人”视为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今年6月25日,东莞便出台新政加大扶持力度。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表示,“机器换人”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整个珠三角,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机器人应用于码垛、搬运、装卸、投料、装配、分拣、焊接、喷釉、研磨、抛光等岗位。深圳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告诉记者,珠三角工业机器人年增速已达30%,有些行业达60%。

今年以来,广州、佛山、中山等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推进“机器人换工人”。珠三角不仅更广泛地使用机器人,还要打造机器人或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已列入珠三角多地未来发展议程。

广州提出到2020年打造两三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形成超千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2013年深圳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了200亿元,提出要以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为重点,建设国内一流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东莞则力争2016年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到2020年达700亿元;佛山顺德借全国唯一“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的东风,规划明年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让“世界工厂”摆脱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这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事情。”陈鸿宇认为,从生产产品到生产装备,这是转型升级的关键点。“让智能化、信息化与珠三角传统制造业融合,是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和机遇。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