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组织欲“合谋”?

18.01.2015  08:09

查理周刊》事件后,恐怖组织并没有沉默。

  “伊斯兰国”、基地组织分支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等多个恐怖组织都纷纷把恐怖事件往“身上揽”,或表示为恐怖袭击“负责”,或对《查理周刊》再次发出死亡威胁。自本·拉登被击毙后,群龙无首的“基地”组织力量分化为多个分支,去年,从基地组织“独立”出来的“伊斯兰国”迅速崛起,美国甚至将“伊斯兰国”认定为继“基地”组织后的美国最大威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模式,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趋势。

  “竞争” 制造“战绩”争夺主导权

  第一个站出来称组织策划并发动了针对法国《查理周刊》袭击事件的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在血案发生近一周后,他们发布了视频。

  从2012年的“9·11”美驻班加西领馆遭袭事件到《查理周刊》恐怖袭击,零散于四处的“基地”分支,都一直在制造“战绩”来争取主导权。

  对于基地组织的实力,华盛顿官员几年前还曾大胆表示,“基地”组织已经“无力招架”,美国“距离从战略上战胜对手的目标已经近在咫尺”,“基地”组织的核心力量在18至24个月内就将退化成“宣传部队”。

  事实上,自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盘踞于阿富汗的“基地”组织随着塔利班政权的推翻而四处溃散,各占一方,占山为王,其中势力比较大的,主要在巴基斯坦、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政治动荡的地方。

  虽然在本·拉登死后,他们仍都声称听命于精神领袖本·拉登及拉登的继任者扎瓦赫里,但事实上他们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由于“基地”在“圣战”运动中失去了传统的主导权,导致新的“圣战”组织丛生,其中最令世界不安的就是“伊斯兰国”的崛起,“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联合成立“伊斯兰国”。

  然而相对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更具有“手段”且目的性更为明确——建立国家。

  合作 合作和竞争并存将成趋势

  随着局势的变化,近年来,恐怖组织间“分久必合”的趋势早已显出苗头。

  由于伊斯兰国激进的做法不断收到反恐联盟的反击和打压,这给“基地”组织重新联合起来制造了一种可能,也为“基地”和“伊斯兰国”联手带来可能性。

  2014年11月,美国媒体曾爆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和“基地”恐怖组织或决定联手对抗他们在叙利亚的敌人库尔德武装。

  美国媒体援引叙利亚反对派一位不愿具名消息人士的说法透露,“伊斯兰国”代表和“基地组织”代表于当年11月2日在阿勒颇以西的阿塔列布镇进行了秘密会晤,双方代表就停止相互对峙达成共识并商定对其敌军库尔德武装采取共同行动。

  据悉,会面由“第三方”安排,除“伊斯兰国”和“救国阵线”,还有数支在叙活动的极端武装的代表参加,包括“呼罗珊”、“阿克萨战士”和“自由人组织”。美军方说,“呼罗珊”由来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基地”组织资深成员组成。

  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的辛巴·汗认为,在本·拉登时代,基地就试图将中心地区从巴基斯坦转移至中东和北非。“基地组织之前就已经移动了自己的活动中心:从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区移动到中东和北非。2011年5月之后这种趋势加快了速度。”辛巴·汗说:“他们的势力比之前小了,但是基地组织与当地的极端势力相互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模式。“这是当前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趋势。”李伟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持续这样一种恐怖主义组织之间合作和竞争并存的态势。恐怖主义活动目前整体进入高潮模式。这样一种态势使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构成的威胁和危害越来越大。

  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