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公布 要求保护好13条麻石街巷
恩宁路滨水空间效果图
大洋网讯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昨日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文公布。规划要求严格保护恩宁路骑楼街,不得拓宽,街道两侧应避免再建设大体量建筑;同时要保护好13条麻石街巷,并逐步恢复历史上其他的青石板街巷。根据规划,整个街区的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8米,近期启动恩宁路骑楼街以北、永庆坊以东的地块改造;远期将对恩宁路骑楼街以南的地块开展社区微改造。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显示,规划范围南至逢庆西约、土德二巷,经蓬莱路(含东南侧沿街建筑)至蓬莱正街、和平西路,北至荔湾涌(大地涌),总面积16.03公顷。规划对恩宁路历史街区的价值作出高度评价: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粤剧武术手工艺的传承地、满载西关情的活体博物街。
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主要沿恩宁路骑楼街两侧,包括永庆和逢庆片区,总面积为5.3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为剩余的10.65公顷。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并应提交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方案。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其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与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街区整体保护结构为“一轴、两片、多点”。一轴:恩宁路骑楼轴线;两片:骑楼街南北两片区;多点:指分布在街区范围内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线索等。恩宁路骑楼街以北地块,采用“文商旅”相结合方式,设置文化体验、商业零售、特色餐饮、精品旅馆、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恩宁路骑楼街以南地块以“微改造”模式保护和活化历史资源,鼓励居民结合传统民居,发展特色商业,兼容公共服务与文化活动。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到,骑楼街以北地块大部分为商业地块,以南地块则为居住用地。
规划要求,严格保护恩宁路骑楼街,街道两侧应避免再建设大体量建筑,新建建筑体量、高度、骑楼尺度、色彩,与传统骑楼街风貌充分融合。严格保护街区现存的13条麻石板街——永庆大街、恩宁东横街、大地新街、大地旧街、逢庆大街、逢庆中约、恩宁西横巷、蓬莱大街、十二甫西街、仁爱新街、光天巷、上贤里、十二甫新街。要保留麻石板的原有格局、肌理和风貌,不宜移除或覆盖。对历史上存在的其他青石板街巷,有条件的宜逐步恢复青石板路样貌。
同时,禁止拆除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现有的3处街巷门——永庆大街巷门、恩宁西街巷门、十二甫西街巷门,并对街巷门保护修缮。
鼓励活化利用 历史建筑改变用途无需审批
同时,规划提出鼓励活化利用。鼓励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公有产权建筑、空置建筑在不损害历史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活化利用为公共服务、旅游服务设施或小型特色商业设施。
在符合结构、消防等专业管理要求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历史建筑保护责任人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历史建筑进行多种功能使用,历史建筑实际使用用途与权属登记中房屋用途不一致的,无需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屋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在多功能使用方面,不可移动文物和推荐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可兼容公共服务;其它建筑可适度兼容文化、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混合功能。按照控规要求新建设的建筑物不可兼容。核心保护区内可兼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控制地带内可兼容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
整个街区的更新改造计划,近期为恩宁路骑楼街以北、永庆坊以东的地块,结合现有空地进行改造,通过新建建筑恢复原有肌理,注入新的活力,展示老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远期为恩宁路骑楼街以南的地块,开展社区微改造,提升品质。规划同时建议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建立政府引导、政策保障、市场运作的运营管理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资助、手续简化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个人共同参与保护利用。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