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三大洲极目三大洋

19.08.2015  16:03

  据《中山日报》报道,历时5个月,行程数万公里,横跨三大洲三大洋,"元一杯·扬帆天下"寻访海上丝绸之路经典系列报道8月17 日圆满收官。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背景下,中山日报主导开展的这次海上丝绸之路大型系列报道,体现了一个地级市媒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大视野,大手笔做新闻,受到各方好评。

  ■讲述千年海上丝路的“”与“

  由中山市政协、中新社策划主办,中山日报社具体实施的

  “元一杯·扬帆天下”寻访海上丝绸之路经典系列报道今年3月16日启动,8月17日圆满收官,历时5个月,推出涵盖文化、教育、宗教、商业等内容的报道100期。中山日报10多位骨干记者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线、历史遗迹为点、人物活动为魂,重访海上丝路沿途多个城市和地区,用脚步丈量大国海洋历史,探寻和挖掘“海上丝路”的千年记忆和现实意义,为中山市乃至全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鸣笛扬帆。

  期间,记者在中山、珠海、广州、深圳、阳江、茂名、湛江、福州、漳州、泉州、莆田、南京、扬州、宁波、澳门、香港等城市和地区现场采访,并越洋连线采访了东南亚、非洲、中东、欧洲等国家的中山乡亲、侨领、投资商等。记者探访沿线港口、遗迹和博物馆等,与历史深度对话,寻觅海上丝路与广东 (中山)的历史渊源,记录广东(中山)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以及新兴市场潜在的投资商机等。

  本系列报道从中山人的视角发掘海洋文化魅力,讲述这条千年海洋航道承载的经济、贸易、文化故事,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报道凸显中山蓝色的城市底色

  长期关注海上丝绸之路话题的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表示,中山因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性格与生俱来。数百年来,中山乡亲远渡重洋,足迹遍布全球,成就了一番番骄人的成绩。谁拥抱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3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正是是海上丝路的延续和提升。从大的方面讲,这个系列报道有力地配合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从小的方面说,报道深度推介了海上丝绸之路,宣传了中山,宣传了广东,宣传了周边有关地区。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郑万里介绍,寻访海上丝绸之路经典系列报道的酝酿始于一年前,去年7月,中山、珠海、澳门三地联手启动寻找海洋地标,中山日报紧密配合并对选出的30个地标进行充分报道,让读者认识到中山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此次的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了中山与海洋的关系,海洋文化是中山文化的重要基因。正因长期浸淫着海洋文化,才造就了中山今天的发展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报道彰显地方媒体的新闻大视野

  丘树宏认为,作为一个地市级党报,中山日报社以海上丝路为主体,采访深入细致,文化味浓厚,涉及面广阔;另外,在报道平台和传播方式上,中山日报突破地市级限制,主动寻求国家级平台——中新社的合作,开拓了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合作的范例,有效地利用了央媒更高、更广的传播载体。接下来,要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好这次报道的成果。

  中新社广东分社社长张见悦表示,5个月时间,100期专题报道,一篇篇文字、一幅幅照片诉说的段段经典传奇,穿梭历史千百年,情牵沿岸数十国!这不是通常意义的一次新闻策划,这是侨乡人民对千载海上丝绸之路传奇故事的续写,更是当代中山人对积极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情表达!

  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博士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丰盛的海丝文化大餐,同时也收获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硕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