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制作的武直—10惊艳亮相国际科技合作周

12.12.2015  11:00

1:1比例制作的武直—10模型最“吸睛”  (郑琳东  郑志波/图)

东莞时间网讯 武直—10模型、家庭陪伴机器人、生态蔬菜种植机、胎婴床……这些“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和元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很难有机会见到,而在国际科技合作周上却随处可见,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想要体验一下科技之美,或者想感受一下科技为我们引领的未来生活,那么,就来科技合作周吧。

1:1比例制作的武直—10模型最“吸睛”

要说本届科技合作周上最“吸睛”的产品,当属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带来的大型直升机模型了,在展会现场,不时有观众前来与这个“大家伙”合影。

该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说,该模型为武直—10直升机模型。据了解,武直—10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该模型属于研究院的一家合作单位所有,这次是专门从外地运过来,为国际科技合作助兴。

记者了解到,这个模型可是按照1:1的比例制作的,机长14.15米,旋翼直径13米,机高3.85米,想要一睹其真容的市民,赶紧来科技合作周现场亲自体验吧。

今年2月28日,东莞市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其中无人机就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现在,该院已经研发出了无人机的样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莞也会有自己的无人机了。

机器人小伙伴陪孩子成长

在清溪镇展馆前,一款服务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它具有类人的形状,功能极为丰富。在工作人员的精心打扮下,这个机器人被装扮成了一个“男孩”。只见它端着托盘,在展馆内自由地行走,还不时地用眨眼的方式跟旁观者打招呼呢。

这款服务机器人由东莞市开胜电子公司自主研发,本月刚刚推向市场,这是首次在展会上亮相。

这款机器人的神奇之处并不只是端茶倒水送咖啡,开胜电子总经理夏德湘介绍,如果你买了这样一个机器人,那么,它就成为了你新的家庭成员。你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它不仅可以给家里的老人作伴,还能陪孩子学习和玩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贴心的伙伴。

夏德湘介绍,这款机器人具有自学模式,能过语音及APP进行交流互动,可以实现唱歌、关灯关水、聊天等诸多功能。另外,厂商还专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编写了不同的程序,消费者可以到电脑上自行下载,就好像这个机器人跟孩子共同在成长。

自己可以在家种生态蔬菜了

在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展位,一个名为蔬氧机的密闭空间内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新鲜欲滴。这个神奇的产品由深圳慧盈生态自主研发而成,一经推向市场就大受欢迎,在科技合作周现场,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

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蔬氧机可以摆放在家里,你把种子放在里面,十天左右就可以生长出新鲜的蔬菜,这些蔬菜吃起来也是十分可口的。

这植物工厂的原理也并不复杂,利用互补多谱段LED作为光源并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丰富的氧气与绿色鲜活生态蔬菜。

那么,这么短时间内生长的蔬菜,会不会对 健康 造成威胁呢?工作人员释疑称,种植的蔬菜经过了长时间的光合作用,极大降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不添加任何农药及化学药剂,重金属含量为零或接近零,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即摘即食鲜活健康。

慧盈生态还有更大的野心,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植物工厂和蔬氧机产品,在未来,还要打造整个碳动力产业链和碳氧转化的大数据平台,由此实现二氧化碳定点转化精准减排。

东莞首个科技 金融 联盟成立

东莞辖内高新技术企业都可“零门槛”加入

在东莞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昨日,Fit粤科技金融联盟东莞分联盟成立,这是东莞首个科技金融联盟成立。该联盟由建行东莞分行、东莞证券、东莞信托、东莞科技金融集团等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东莞辖内高新技术企业都可“零门槛”加入“科技金融联盟”,享受从孵化、育成到蜕变过程中资金融通与人才培养等全流程金融服务,目前已有1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入联盟。

昨日,在科技合作周的Fit粤科技综合金融服务论坛上,东莞首个科技金融联盟——Fit粤科技金融联盟东莞分联盟宣告成立,创始单位包括建行东莞分行、东莞证券、东莞信托、东莞科技金融集团、东莞中科中广创业 投资 有限公司等。

建行东莞分行行长范题昨日在论坛表示,“科技金融联盟对市内高新技术企业完全零门槛,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从孵化、育成到蜕变的全过程资金融通、人才培养、融智融信等系统服务支持。”

据记者了解,此科技金融联盟不仅提供Fit粤科技综合金融服务,搭建和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服务体系,让科技和金融更亲近,还为加入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多种“福利”,包括专属权利、成长培育、行业指引、人才引进、平台打造、投资增值等多项专属“福利”。

据科技金融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的服务核心是“六融六加”,包括“融信-政府+”、“融创-创业+”、“融资-企业+”、“融智-资本+”、“融惠-私享+”、  “融通-金管+”。以“融信-政府+”为例,将采用“金融工具+政府信用”放大财政杠杆,将传统的财政补贴变为市场化运作投资。

目前科技金融联盟已有1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入,包括生益科技、欧珀移动通信、理文造纸、劲胜精密、宜安科技等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巨头。

相关 新闻

东莞工业 机器人产品受热捧

在本届科技合作周的现场,机器人产品也是一大亮点,而东莞一些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就受到了不少专业观众的点赞。

在东莞市鑫拓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不时有观众前来参观。该公司展示了谐波减速器系列产品、1台鼠标装配自动化应用集成专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全方位动态展示了六轴工业机器人本体、四轴工业机器人本体、精密谐波减速器、机器人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等。

展会的第一天,鑫拓机器人就在科技合作周上大放异彩,吸引了众人的关注。鑫拓科技董事长邹赞成说,展会当天,就有不少专业观众主动前来洽谈合作,这充分证明了东莞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实力。 

重点合作:

德国氢能源汽车  有望在莞落地

在科技金融专区,刚刚组建不久的东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系列展示和中德合作项目引人注目。记者获悉,该公司已经与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将引进德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先进德国技术落地东莞,其中时下汽车界颠覆性的氢能源汽车项目有望成为两者合作的“重头戏”。

据德方相关专家介绍,氢能源汽车项目将在合作周期间召开技术说明会、研讨会。据悉,其先进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采用玄武岩纤维材料,可比普通汽车减重60%但硬度强度均安全可靠,这种材料已经被德国运用在宝马最新款的车门上以及德国建筑上,东莞未来也可以打造成这一新型材料基地;而是氢能源应用,则是一种媲美锂电池的新型动力。

“它一是环保,燃烧排放的不是尾气而是水汽,二是方便快捷,锂电池充电最起码也要40分钟,但充氢气三分钟搞定,一次3公斤的氢气可以跑300多公里。这份技术被德国、日本非常看好,在中国未来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技术顾问称。

东科金融总经理黎昱告诉记者,氢能源汽车相关材料和整车有望落地到东莞,但这只是个开端,该公司目前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境治理保护等四大产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以此引导东莞民间资本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集聚。而德国在这四大领域誉满全球,特别是东莞中德创新产业园公司入股了一批先进技术专利,这次也请了诸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宝马前高管等专家来莞洽谈,合作前景可观。

■制造+大脑=中国制造大脑论坛昨日举行  (郑琳东  郑志波/图)

制造+大脑=中国制造大脑高峰论坛昨日举行

质量技术升级  助力东莞制造腾飞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追赶世界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制造2025能否成功的关键。昨日下午,科技合作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制造+大脑=中国制造大脑”论坛在会展酒店举行,众多国内外的重磅专家开讲,为东莞制造的转型升级支招献策。

本次论坛的开讲嘉宾都是业内大腕,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李迅波,也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离散事件系统研究著名专家、卡地亚里教授,还有深圳光泰产业计量工程研究院院长朱崇全,硅谷工业创新协会会长洪觉慧博士等。

朱崇全说,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追赶世界的战略任务和迫切需求,质量技术是产业(品)获取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东莞如何为东莞制造加上“智造”的翅膀?朱崇全说,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智能制造,需要有一定基础。比如说,要有自动化的基础,我国提出制动化与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就是为此而生。“仅就国内而言,包括制造业之都东莞在内,我们距离全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差距还是较大的。”朱崇全说,东莞大部分工业状况仍处于工业2.0阶段,从2.0要发展到4.0,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世界制造业之都,这对东莞来说就是一个很好地发展机遇。朱崇全认为,工业革命实际上仍是制造业的革命。要如何推进呢?首先就是要吧生产方式从2.0逐步向3.0,甚至是4.0去普及过渡。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们常说的调整产业机构也是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实现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从东莞制造业发展现状来看,东莞制造大部分仍处在工业2.0阶段。”朱崇全认为,企业要想有生路,必须转型升级,着力提高企业的质量和技术。

朱崇全认为,智能制造中产业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就是要把先进的质量技术嵌入产业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构成精准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形成“精准工业4.0”工程。“简单点就是改变提升中国质量方式的转变,从过去的靠过程控制管理,转变为技术手段管理。”朱崇全说,过去是靠过程管理,我国引进了国外许多先进管理手段,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ISO9000等,形式多种多样。而在近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表明,这些管理方式对我们效果并不甚理想。“这些过程管理手段都是些舶来品,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国情,毕竟跟我们国家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有差异。”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论坛举行

将建专利导航  与创新服务平台

本报讯  昨日下午,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论坛在东莞举行。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我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专利联盟接下来将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专利导航与创新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而设立的专利服务平台。

此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宽禁带半导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同期举行。

善用知识产权利器抢占先机

当前,以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宽禁带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引发全球瞩目,成为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在此背景下,东莞“LED  专利联盟”也已更名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专利联盟”。该联盟负责人宋定洁在论坛上还介绍了即将推出的“第三代半导体专利导航与创新服务平台  ”,这是国内首个专门针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而设立的专利服务平台,将助力知识产权与科技、资本充分融合,帮助正确处理知识产权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助推知识产权 经济 价值充分实现,并在创新驱动中取得新的进展。

东莞市燕园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银生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是我国在半导体产业发展中夺取话语权的良机,而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及专利布局是重头戏。因此东莞企业要善用知识产权利器,抢占创新先机。

纵论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未来趋势

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宽禁带半导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也在会展酒店举行。

据介绍,近年来基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LED等发光器件不仅正逐步取代传统光源,同时也向照明之外的应用方向开拓了更多创新空间:在农业、医疗 保健 及光通讯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已相继开展,未来将在生命科学、康复医学、植物生长灯领域全面应用,广阔的潜在市场值得期待。不过,目前国内在相关研究方向和产业上掌握的核心技术较为欠缺。

活动中,来自国内外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就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在非照明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东莞乃至国内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