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惘然不知 改革已经迈入了深水区

14.09.2015  08:28

九月历来是北京最堵车的月份。从以往的经验看,只要到了中秋节前后,所有的道路都会水泄不通,那都是月饼惹的祸。从今年的风声看,很多单位已经不打算发月饼了,尽管这会带来某种失落,但不知道拥堵会不会因此好点。

上个周末,北京忽然下了一场豪雨。没有出门的人,看着高天上变幻的云彩,心中多少会生起一股骚情。但那些下班回家的人,就难免饱受交通恶化之苦。我看到有人哀叹说,还是继续单双号限行吧!长期实行单双号限行,民意压力估计会比较大,但如果把每年九月都变成绿色出行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实行单双号,反对的人可能就少得多。在绿色九月里,人们可以享受道路畅通的便利,呼吸更干净的空气,还能体会到改变出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变化。这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在最拥堵的那一天,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很重要的会。 每逢政治局开会,我总是先拉到 新闻 的结尾,看看有无“其他事项”。还真有。 根据团结湖参考以往的分析,每当政治局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一般都意味着反腐败方面会有动作。是不是有点大数据的意味?这一次究竟虎落谁家,应该很快就会见分晓,说不定动静还比较大。

这次政治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了一个方案、一个意见。两个文件都非常重要,也有一些新提法。比如,繁荣文艺的意见里,就提出要推动文艺界廉政建设。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文艺界都是些文化人儿,也要搞廉政建设吗?当然。文艺界也有行政级别,文艺市场的发育带来了涌动的利益,因而必然会有寻租行为。从这两年暴露出的情况看,文艺界的风气和状况一点也不乐观。 在利益集团的土围子中,总不乏文艺人士的身影。更多“雅腐”的问题仍然被意识形态包裹着,还没有揭开。 如果不能改变这种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就很难涌现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伟大作品。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这次审议通过的改革总体方案虽然没有全文公布,但透露的信息还是很令人振奋。比如,其中提到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可以看作政治领域里的新自然观。只有做到了“尊重”和“顺应”,“保护”才不会成为变相的攫取。方案还提到,要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这可谓抓住了生态文明的牛鼻子。 生态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然资源在很长时间里都被看成无主之地。 谁想要谁就拿,谁想糟蹋就毫不痛惜。生态出了问题,既没有担责者也没有问责者。如果听任自然资源成为少数人或部门牟取利益的工具,人民群众的福祉就会无形中被剥夺。毫无疑问,这一改革将会带来深层次的利益调整。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猜测之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全文印发了。意见的出台,比坊间的预期要稍微晚一点,有人认为这是博弈和磋商的结果。也确实能看出一点磋商的痕迹,比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就提出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这“三不”应该就是在充分听取意见之后,做出的稳妥决策。

在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已经有过大量的专业分析。但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国企改革主要有三大任务。一个是要坚持做大做强做优,既然提到做优,那自然就要淘汰和整合一批没有存在感的国企。第二个,国企要给民企和民营资本让出一定空间,以往被看作天然垄断的行业和领域,都应该有非国有资本的一席之地。第三个,就是要规范权力运作,防止出现资本寡头,更不允许出现国企对国家政策的绑架。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三大任务中无论哪一条都要触及利益、都是要人命的。

说到全面深化改革,大家都会想起深水区。但深水区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改革会步入深水区,人们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我想告诉读者的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印发,就意味着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没有想象中的波澜壮阔、鱼死网破的戏剧化色彩呢?那是因为,经过两年多来的持续政治运作,很多预期的桥段都被拆解掉了。强力反腐、从严治党、消除中梗阻、改造政治生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头,所有这些,既是浩大的主旋律,又是精彩的前戏。有了这些深入的、清晰的、精确的政治铺垫,深水区的改革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这让我想起我曾写过一句话:所谓深水区,就是炫耀泳技的地方。嗯,看来没有说错。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