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向深圳学习,争取把深圳地铁修到家门口
惠州“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5日—6日,惠州召开专题务虚会和动员大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三五”工作,动员部署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表示,要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做到“四个一”,坚定“一个核心目标”,即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实施“一个核心战略”,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一个核心要求”,即新常态对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明确“一个核心标杆”,即把深圳作为学习的核心标杆,坚定信心决心,力争“十三五”期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构建“2+10+N”高教发展格局
围绕“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这个核心目标,惠州将破解“五大难题”,包括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质量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区域发展不够协调。
新常态下,为让经济发展质量更好、水平更高,唯有靠创新驱动。惠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目标,将加快推进“一基地、双平台”建设,突出“五大抓手”,力争到2017年成为广东省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到2020年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市。
“一基地”是指潼湖生态智慧区,惠州将把其打造成为惠州创新要素的高端聚集区、高度聚集区,陈奕威称,将把智慧区建设成为惠州的“硅谷”。“两平台”分别是指“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和“绿色引擎”仲恺高新区,这是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战场。
“五大抓手”指的是创新能力、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工业技改。其中,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惠州将积极引进国(境)内外名牌大学来惠州合作开办理工科院校或研究生院,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2(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0(高职院校)+N(研究院)”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此外大力推进中科院“两所两装置”建设;还将大力推广“创客空间”“异地成果、惠州孵化”等新型孵化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打造珠三角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等。
争取把深圳地铁修到惠州家门口
惠州将突出一个核心要求,即新常态对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这一16字方针,处理好与快、内与外、破与立、管与治、近与远等“五大关系”。
惠州要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要向佛山和东莞学习,向他们看齐,但从长远来看,惠州将向“邻居”深圳学习。惠州明确了“一个核心标杆”,即把深圳作为学习的核心标杆,做到思想观念、规划、创新经验、改革思路、基础设施“五大对接”。
深圳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00多家。惠州将学习深圳的先进理念和科学发展理念,在制定“十三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时主动跟深圳对接,学习深圳的创新经验和改革思路。
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称,惠州要牢牢把握深圳高新企业外溢机遇,加大高新企业引进和培育,全力做大推动创新的市场主体,带动更多高新企业在惠州“生根发芽”。
“深莞惠要实现经济一体化,首先必须交通一体化。”陈奕威称,除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更关键是要通过城轨和地铁,把惠州跟深圳连接起来。目前正在谋划建设深惠城轨,另外争取把深圳地铁修到惠州家门口,实现惠阳、大亚湾和深圳地铁的对接。
市政协主席陈训廷调研后建议,建立人才流动体制,依托潼湖生态智慧城,共建“深惠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示范区”,让深圳创新人才的“成品”、“半成品”来惠落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