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智造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11.11.2017  02:15
原标题:惠州智造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以TCL为代表的惠州电子产品已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梁维春 摄

   ■“云领创新 智造未来”后续观察

  从珠三角出发一路往西,经中国西部地区到达中亚、西亚国家,再进入欧洲腹地,一条连接珠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通道日渐形成。作为珠三角制造业重要城市,惠州已搭上这条通道的快车,大量电子产品、制造装备源源不断向外输出。

  在第六届云博会上,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的多家惠州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并与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和业内人士共话经济交流与合作。2016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532亿元,增长4.3%。在此基础上,惠州正在打造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并借助“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推动惠州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往来和科技交流,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注入新动力。

  战略契机

  两趟班列连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在第六届云博会期间,有506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展。聚焦其中的“惠州军团”可以发现,惠州参展企业发生了一些细微而重要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出现了此前没有的本地供应链企业。

  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为手段,为其实现从产品设计到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高效协同,最终达到提高客户生产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换言之,客户企业可以更专注于研发或生产等主业,其他环节可交给供应链企业来完成。

  仅以供应链企业惠州朗华的物流业务为例,为了促进珠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今年5月,总公司深圳朗华联合其他企业和单位启动了中欧班列,载着大批电子产品从深圳驶向欧洲。今年8月,在惠州朗华的推动下,惠州成为这趟中欧班列的一个节点。惠州企业的产品可借此搭上班列快车,从深圳一直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重要工业城市杜伊斯堡,串联起16个国家,全程1.3万公里。

  惠州朗华总经理黄华表示,目前该专列每周三发一趟,预计今年底实现双向对开,今后将视情况适时加大发车频率。

  紧抓这一机遇的不仅仅是朗华和客户企业。10月中旬,广铁集团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惠州货运中心、速必达希杰物流有限公司、TCL集团等单位联合发起了惠蓉货运班列。班列到达四川城厢后,将对接中欧(蓉欧)班列,走向中亚和欧洲国家。

  从运送的货物来看,两趟班列所载货物大多为惠州的电子类产品。包括TCL电视机、3D打印机、智能扫地机,同时也有一些高端装备和工业设备。

  从运输效率来看,朗华号中欧班列全程耗时16天,时间约为海运的1/2,成本为空运的1/4。可以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缩短资金回笼周期。惠蓉专列直达四川城厢,中途不停靠。专列采取直接运输的方式,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从而提高申报检验速度。

  今后,惠州企业借助这两趟专列,将可搭上“一带一路”快车,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将更加频密。

   市场需求

  年产值3532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亟待走出去

  全球化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也为惠州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惠州企业通过“惠货全球行”等形式,一直积极地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海外。其中,电子类企业及其产品成为惠企走出去的主角。

  两趟专列搭上“一带一路”快车之后,惠州的电子信息企业将获得新渠道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的发展机遇迎面而来。

  这样的机遇首先依托惠州扎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惠州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视听产业基地和云计算应用创新基地,被工信部和科技部列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和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且自主培育了“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TCL,以及德赛、华阳、侨兴、光弘电子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引进了SONY、三星、科锐、比亚迪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和智慧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2016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532亿元,增长4.3%。

  以手机产业为例,惠州手机产业的配备比较完备,拥有手机设计方案、线路板集成制造、发射芯片、天线、玻璃基板、触摸屏、充电电池、充电器、蓝牙耳机、摄像头、手机外壳等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与手机产业关联的企业接近1000家。

  在汽车电子方面,目前惠州市车载导航终端年产量约800万台,超过我国车载导航终端总产量的40%,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华阳集团的车载导航娱乐系统年销量在国内排名第一。德赛集团的多媒体导航产品在汽车原厂前装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位居全国电子信息100强第37位。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走向来看,它从中国向中亚、西亚延伸到欧洲腹地,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之外,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且人口众多,市场巨大,对电子信息产品需求旺盛。作为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为数众多的制造业企业,面对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可大有所为。

   科技交流

  共建研发和孵化平台 培育创新动力

  “一带一路”可以为惠州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市场,还能促进惠州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科技和人才交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这为惠州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

  早在2014年,惠州就与白俄罗斯成立了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联合研发中心。中心设立在华阳集团工业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LED智能照明系统、通讯和信息传输设备部件、工业自动化设备、智能驾驶系统、汽车智能系统等。同时,该中心还进行基础技术研究、研发创新型产品、根据企业订单完成科研和试验开发工作、人才培养、组织培训与专家互访。

  同年,惠州学院与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究院,开展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工科大学之一。建校100多年来,先后与5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与世界大企业的合作方面,也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和强大的科研实力。

  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在德国科隆,惠州仲恺高新区于2014年在此设立了“经济技术交流处”,成为促进惠州和德国经济科技交流的一个重大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2016年中德两地同时举行了“恺德杯”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美国、瑞典等国家的近百支队伍报名,最终选出10个晋级决赛。

  今年3月,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决定,将在惠州设立研发中心——广东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把它建设成为IMEC在海外最大的研发平台,推动惠州微电子技术研发和产业的发展。

  当前,惠州围绕电子信息和石化两大支柱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两大新支柱产业,以及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了20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借此引进高端产业技术和人才,弥补惠州创新发展面临的最大短板。在“一带一路”沿线,既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以色列这样的科技强国,也有德国这样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强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之下,惠州和这些沿线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也将日益密切,成为惠州引进和培育创新源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纽带。

  撰文:刘光明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