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惠州水】红花湖:十年引水得一汪碧湖 掀一城运动潮
日前,“2014 GO RUN一起夜跑”活动在红花湖举行。当晚8时许,1500余名市民自发集结在红花湖参与荧光夜跑,他们身着萤光服,头上、手上和脚上戴上荧光棒和小闪灯,随着人群越来越庞大,无数荧光棒和小闪灯集合在一起,场面蔚为壮观,无人机在空中航拍下了这些画面。
红花湖的热闹场景当然不只是这一幕。“去红花湖骑单车吧”、“去红花湖徒步吧”不仅成为惠州市民日常周末活动常有的提议,也是元旦、春节乃至国庆黄金周惠州本地人及外地游客欣然前往的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国庆黄金周红花湖日平均接待游客数量都在数万人次。
从1990年提出建设红花湖的构想,到如今成为市民游客争相前往的休闲绿地,时间不过短短流淌过20余年,红花湖经历了哪些故事?又为何如此迅速为惠州人钟情呢?
红花湖景区里一处观景台游客驻足欣赏。(王昌辉 摄)
【初衷】 一年为西湖“洗澡”三次
隶属岭南地区的惠州地形多为丘陵,且山峰海拔普遍较低,群山之间,最高峰的红花嶂西北面就坐落着红花湖,这一命名也正是借由红花嶂而来。
沿着构成西湖之一的鳄湖前行,拐入红花湖路后继续直走,行至客家食府老车田门旁,就是市民骑行红花湖景区最常进入的东入口。抬眼一望,石砌的牌坊上,俨然刻着“红花湖”三个字。
虽被称为红花湖,但红花湖事实上却并非是湖,而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水库,主要是解决西湖(特别是南湖)的水质变浊变臭的问题。原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横槎、天螺和水帘的三支山水从西湖西南流入,经拱北桥和麻榨下两个方向,分别流出东江和西枝江。那时,西湖湖区集雨面积变化不大,正常年份产水量足有2800万立方米流入湖区,加上汛期西枝江洪水流经西湖分洪出东江,起到很好的冲污作用。然而,由于城市建设方面缺乏科学预见,西湖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趋向恶化,水质改良迫在眉睫,而几番论证后,唯有在上游兴建水库引水为西湖换水最为可行。
按照规划,红花湖水库的库容19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6.85平方公里。从红花湖引鲜活水入西湖后,可每年为西湖注入475万立方米的活水,为西湖洗两三次“澡”。可以说,红花湖水库的筹建正是惠州人应对生态恶果的补救之举。
在惠州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通过的《兴建红花湖水库改善西湖水质的议案》上,红花湖水库首次正式提出。1991年8月,惠州市水电局编写设计任务书上报省水电厅。省计委于1992年3月以粤计农(1992)211号文,正式批准红花湖水库立项。
【建设】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
现如今,进入红花湖景区的东入口,还得步行一段长度500米,纵坡达到16%的陡坡,而通常景区道路的这一数值都定在12%以下,若是推着自行车走,必是要费一番力气的。然而,说起建设这一段路,用当年参与建设、现今任惠州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刘永强的话来说,可是要耗费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力。
筹建之初,刘永强担任惠州市红花湖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任红花湖开发公司办公室主任,1991年底履新之初到1992年2月之间的数月,于刘永强来说,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役,“当时红花湖水库建设涉及龙丰6个村、陈江3个村以及东江林场大片山地的征地工作,总共9平方公里土地只有我们三四个人负责而已”。当时的红花湖水库还是一片林场加上荒弃的水田,根本没有路,刘永强和同事们只能徒步前行。一次遇上下雨天,刘永强的眼镜片上都是水,脚下的泥路在雨水的冲刷下特别湿滑,一不留神他一脚踩空滑了出去,“幸亏当时一刹那我揪住了一棵树,不然掉下山崖去,我就这么交代给红花湖了”。
1992年2月,红花湖水库的副坝工程动工,主要是立足于当时现有的旧坝——也就是现在距离红花湖景区东入口大门处最近的坝堤进行加固。“主要是跟旧坝的所有者——当地村民谈妥补偿,然后降低坝高和加固”,刘永强说,由于当时资金不是特别充足,重新做坝花费较高,因此坝顶高62米的副坝才造成了现在东入口大门处的坡特别陡。
同年10月,红花湖水库的主坝工程动工,第二年年底,一座长170米、坝顶宽7米的均质土坝建设完成。1994年4月,红花湖水库首次蓄水,从此拉开了十余年为西湖“洗澡”的历程。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