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惠42条"激发民企创业活力 2.1亿元着力解决企业增信难题

24.02.2016  11:57

惠州一直坚持“放水养鱼”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是“企业服务月”活动期间,我市单位部门“摆摊设点”服务企业。

惠州市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打出“组合拳”贴心服务企业。这是市民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最新修订完善出台的《中共惠州市委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决定》(以下简称新“惠42条”),42条政策“干货”着力促进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为我市民企献上一份沉甸甸的新春大礼。

新“惠42条”的发布得到众多惠州民营企业家的点赞,他们认为,这些举措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成本,还将帮助惠州智造企业开拓市场,推动企业创造需求,提升竞争力。

从2011年“惠28条”、2012年新“惠28条”,到2013年“惠42条”,再到今天的新“惠42条”,惠州一直以来坚持“放水养鱼”,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41.17亿元,增长11.5%,比2011年的778.4亿元增加562.77亿元,增长72.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2.7%,达到我市历史新高。

新“惠42条”较以前新在哪里?内容设计上有哪些新变化?《惠州日报》记者经过系统梳理,并走访负责修订完善的牵头单位市经信局,第一时间全面解读市委、市政府送给广大民企的这份新春大礼。

鼓励创业

推动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

惠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惠42条”包含“九大行动”,主要针对鼓励创业、驱动创新、强企壮企、融资助企、人才支撑、减负惠企和优化服务等内容作了调整和修改。其中,根据国家、省近期惠企政策修改的条款5项,根据我市近期惠企政策修改的条款19项。

记者留意到,在鼓励创业行动板块,新“惠42条”首次提出将“推动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

专业人士表示,此举主要是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 “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有利于撬动社会投资,激发社会和民间投资活力。

围绕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新“惠42条”提出打造“创业苗圃(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形成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为落实创业孵化补贴政策,新“惠42条”新增“为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按实际孵化成功户数发放每户不超过3000元的创业孵化补贴”。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国家级培育单位)和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资金100万元、60万元和50万元。

驱动创新

技改资金从400万元增至3000万元

在“群雄逐鹿”的实体经济格局中,企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革新,成为惠州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以技术换效益、用效益奖人才,释放新红利,致力于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正是惠州市积极采取政策引导,点燃了企业的技改热情。在实施创新驱动行动之加快转型升级板块,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技术改造。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市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之前的400万元增至3000万元。

惠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 “6、5、4”的奖励政策,我市加大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技改工业企业,省、市、县分别给予“6、6、6”的奖励。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市科技局提出“对首次被认定、复审(含重新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民营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的资金奖励”的扶持政策。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惠42条”加大了奖励力度,提出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专利金奖、广东专利优秀奖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资助。

为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惠州市财政科技专项经费每年统筹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资金,采取科技扶持或股权投资方式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经认定后的新型研发机构,按照该研发机构不超过近3年投入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购置经费25%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资金扶持,最高可达500万元。

强企壮企

每年安排1000万元推动专业镇发展

在实施强企壮企行动中,为鼓励企业“抱团发展”,新“惠42条”新增专业镇扶持政策,提出实行“一镇一策”,每个专业镇培育形成1~2个特色产业、名牌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业镇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专业镇创新发展。

为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新“惠42条”提出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及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记载于公司章程,并按照约定履行出资义务。转型后企业可沿用原名称、字号和已获得的有关许可证(审批)、资质、荣誉,实现延续经营。停止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实行年报公示制度。转型后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符合税法规定减免条件的,可由纳税人提出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申请。

融资助企

2.1亿元着力解决企业增信难题

资金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血液,是一个企业的命脉。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调研修订新“惠42条”过程中,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大部分集中在融资抵押难、人才引进难、经营成本高等问题上。

在实施融资助企行动中,新“惠42条”再次加大融资助企扶持力度,“惠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力争到2017年达到1亿元规模,为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民营企业在银行取得贷款提供风险补偿;组建注册资本1.1亿元的惠州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为惠州中小微企业信贷提供担保服务,将在企业贷款利率、担保费率年化率、贷款保证金等方面有较大扶持力度,双管齐下,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

同时,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对成功上市企业的奖励由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对实现股权融资企业的奖励由100万元提高到150万元,对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人才支撑

重点培养10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

在实施人才支撑行动板块,为加强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新“惠42条”增加民营企业家培训内容,提出结合企业成长计划,重点培养50名大型企业经理人、100名“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经理人、100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

为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新“惠42条”提出实施“蓝领博士工程”,市财政对新建市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5万元经费资助,对创建成省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20万元经费资助。

为实施英才留惠计划,新“惠42条”提出规划建设高级人才小区(村),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1000套以上人才公寓。对引进的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顶尖人才奖励别墅一套,市财政给予一次性专项工作经费资助100万元,给予津贴补助每月1万元;“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央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等杰出人才奖励高级公寓一套,市财政给予一次性专项工作经费资助50万元,给予津贴补助每月5000元。对奖励住房的,先免费居住,服务期满5年后再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各类人才提供免租金或低租金人才公寓。异地务工人员凡达到规定条件,有送其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需求的,全部安排入读就近或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

有不少民营企业家感慨,身边的不少民企都是小微企业,格外渴求人才,但留住人才却很困难。为此,新“惠42条”特别提出应届高校毕业生到惠州市中小微企业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给予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2000元就业补贴。

减免收费

免征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实施减负惠企行动板块,按权限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新“惠42条”提出在贯彻落实中央、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额免征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市、县(区)级收入。单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减负7亿元,让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轻装上阵。

优化服务

推行清单制度提高服务效率

实施优化服务行动板块,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新 “惠42条”提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企业登记一般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简易事项在1个工作日内或当场办结;行政许可审批时间缩短为5个工作日。

记者留意到,从第30条“强化中小企业局服务职能”到第42条“抓好政策落实”,修订完善的核心理念都围绕如何改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大对民营企业服务力度而展开,例如新“惠42条”将每年6月举行的“企业服务月”提升为全年服务企业的常态化机制,实现“月月都是服务月,天天都是服务日”的服务理念。

◎短评

新“惠42条”新在哪里

新“惠42条”从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拓市场、强保障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42项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

我们所说的新 “惠42条”,新在哪里?

首先是观念上的新。一直以来,惠州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一直凭着大体量和大辐射作用,占据经济发展主流,技术含量较低、布局分散的民营企业相对小而弱。如何更好地扶持民企发展,让政策措施既收好上情又接地气?

记者了解到,修订过程中,市经信部门及时吸纳国家、省、市最新政策。42条中,根据国家、省近期惠企政策修改的条款5项,根据我市近期惠企政策修改的条款19项。与此同时,通过走访协会和企业、书面征求42个市直单位和35个省直部门意见,争取最大限度和广度问计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其次是扶持内容上的新。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促进民营企业主动进行技术改造、规模化发展,实现提质增效?记者留意到,新“惠42条”新增多个扶持项目,内容涵盖科技创新、专业镇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尤其是技改资金从以前的400万元大幅度增至3000万元,民企技改热情被点燃。

最后是扶持方式上的新。新“惠42条”既关注“一轮明月”,更关注“满天星斗”。随着我市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民营经济迸发出强劲活力,部分骨干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为行业佼佼者,新 “惠42条”在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方向上着力;针对小微企业人才引进难题,提出“给予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2000元的就业补贴”,等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揽子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惠州民营经济必将焕发出更加强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