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想吃得好又不长脂?你可以的!

01.12.2015  14:01
所谓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拉肚子,与螃蟹和水果的一次食用量有关,更与各人的胃肠功能有关,一概而论地说两种食物之间相克,实际上是误导。特别是那些胃酸不足,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孕妇,吃大量海鲜河鲜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甚至严重脱水的情况,对保胎不利。

原标题: 冬天想吃得好又不长脂?你可以的!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林惠芳

  ■专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肥胖代谢科护士长 欧阳海梅

  冬天一到,令人欲罢不能的除了暖暖的被窝之外,还有各种热量满满的食物。气温一降,人的食量就会增加,这是身体为了抵御寒冷所作出的自然反应。

  然而,一旦管不住嘴,多余而消耗不完的热量就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一不小心,待到明年春花正暖时,你就会突然发现,脂肪已经像冬天的大衣一样将身体的线条重重围住。

  那冬天里,如何吃,才能吃得好、吃得饱,而又不长脂肪呢?

  1

  2

  要保持好身材,就要减少卡路里的摄入。不过,一味大量减少卡路里的摄入量,不仅会减掉脂肪,也会损失一部分肌肉,带来精神萎靡、皮肤粗糙等“副作用”。并且,天气一冷,饿肚子减少摄入量就会变成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肥胖代谢科护士长欧阳海梅表示,这个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注意合理地摄入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首先,不能因为害怕而拒绝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等,因为它们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质作为每天的能量来源,能帮助抵御寒冷。但也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不能吃太多,否则过多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建议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摄入量为参考,例如碳水化合物来源以谷类食物为主,每天250g-400g;蛋白质以鱼、禽、肉、蛋为主,每天125g-225g。

  另外,天气一冷,高糖、高脂的食物十分具有诱惑力,但要注意减少这两种食物的摄入比例,因为它们的热量高,最容易转化为脂肪被储存起来的。

  此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生糖指数低的水果等高膳食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少吃煎炸类等含有大量无法被身体接受和识别的反式脂肪酸类食物;避免过量饮酒,以免减弱了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晚上睡前一个小时也尽量避免吃零食,每天补充豆制品25g以及牛奶250-300ml以提供优质蛋白。

  减少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廖木兴/图

  每天适当锻炼,有氧运动为首选

  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懒惰下来不肯运动,加上吃得多的话,就很容易发胖。欧阳海梅表示,寒冷天气首选有氧运动。所谓有氧运动,就是在有氧状态下的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散步、慢跑、快走、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并运走肌肉中的废物,与此同时,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还能够有效地燃烧体内脂肪,减少体内脂肪的沉积量。

  3

  脂肪易堆积部位,辅以塑形训练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困惑:吃多了发胖时,脂肪都是集中堆积到腰部、小腹、臀部、大腿、手臂等部位,换上夏装时,这些赘肉让人很是烦恼。因此,在冬天“贴膘”的同时,就要考虑同步对付这些部位的脂肪。除了通过有氧运动燃烧体内脂肪之外,建议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选择塑形训练,如瑜伽、哑铃等。欧阳海梅表示,可以通过有计划的肌肉训练,使体内肌肉脂肪比例均衡,以达到塑造完美形体的效果。

  吃蟹禁忌多?有些说法不靠谱

  螃蟹肉性寒,味咸,具有通经络、清热、舒筋益气、健胃消食等功效,对过敏性皮炎筋伤骨折等也有功效。吃螃蟹有这么多好处,但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听到许多吃螃蟹的禁忌,这些禁忌都是有道理的吗?知名营养学专家范志红来一一为我们解答。

  ■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实习生 冯嘉琦

  酒和海鲜一起吃会中毒?

  健康人少量吃不会有问题

  对于痛风病人,酒和海鲜都在严格控制的食物之列,如果大量吃海鲜同时大量喝酒,诱发痛风的可能性确实非常大,说“”也不为过。不过,健康人少量吃海鲜少量喝酒是可以的。比如吃螃蟹配少量黄酒,对于健康人来说算是合理搭配。

  按我国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日摄入水产品的量应在100克以内,最新版本可能会降低到40-75克。这是去掉壳子和骨刺的纯肉的重量,包括了鱼类、虾蟹、贝类等所有水产品。

  螃蟹跟柿子相克?

  与个人肠胃功能有关

  古书上有记载说,螃蟹和柿子相克。这其实是说,吃了螃蟹再吃柿子,有人会肠胃不舒服,比如胃痛、腹泻等。有人吃螃蟹后吃柿子以外的其他水果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有人仅仅吃螃蟹,不吃水果,也会腹痛腹泻;也有人吃了螃蟹再吃柿子,却一点事也没有。所以,螃蟹加柿子并不是那种“一吃就死”的可怕禁忌。

  所谓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拉肚子,与螃蟹和水果的一次食用量有关,更与各人的胃肠功能有关,一概而论地说两种食物之间相克,实际上是误导。

  一吃螃蟹就拉肚子?

  先增强肠胃功能再尝鲜

  虾蟹都是特别容易带有各种肠道致病菌的食物,烹调温度和时间不足时,很容易出现细菌引起的腹泻。如果本来肠胃功能就差,胃酸分泌少,杀菌能力差,多吃之后就更容易出现腹泻情况。既然知道自己是这种体质,就应当对螃蟹浅尝辄止,甚至敬而远之,等胃肠功能增强之后再去尝鲜。如果已经因为贪吃虾蟹而出现肠道不适的情况,调养方法也很简单。短时间内多吃温热、容易消化、对肠胃刺激小的食物,减少高蛋白食物,减少油腻食物,让肠胃休息几天就好了。

  孕妇吃螃蟹流产?

  孕期不建议大量吃蟹

  从西医的角度分析,螃蟹是高蛋白的食物,而优质蛋白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所以西医绝对不支持这种说法。

  虽然“吃螃蟹流产”的说法不靠谱,但仍不建议孕期大量吃蟹。一方面,过多动物蛋白质增加肾脏负担,对孕妇并无益处;另一方面,水产品中常常带有寄生虫和致病菌,而为了保持鲜嫩,螃蟹的烹调时间都很短,往往无法彻底杀菌,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那些胃酸不足,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孕妇,吃大量海鲜河鲜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甚至严重脱水的情况,对保胎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