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二孩,要注意平衡大孩心理

17.05.2014  08:48

  ●本报记者 何碧帆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许多“单独”夫妻计划着再生一个孩子,却遭到大孩子的反对。近日,记者在梅城进行了走访调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心理专家提醒——

  想生二孩,大孩不同意

  32岁的刘女士是梅县区公务员,老公在事业单位工作。虽然老公是独生子,但她家有两兄妹,所以之前一直不符合生育二孩的条件,眼看着“单独二孩”的新政落地,早就想为家庭添新丁的刘女士两口子非常开心,也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可每当家里人开心地讨论生男孩好还是女孩好的情况时,6岁儿子舟舟的反应却令人诧异:“你们生了,我就把他扔到外面去。”大人说他两句,干脆大哭大闹。等他冷静下来一问才知道,他担心父母有了小宝贝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宠爱自己。

  大孩心理调适很重要

  刘女士的事例并不是个案。据了解,梅城不少“单独夫妇”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目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大多在三四岁至十来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怎么“安抚”好他们,成为不少想生二孩的“单独夫妇”们首先要跨越的一道坎。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孩子之所以对妈妈生二孩抗拒,除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周围亲人疏于引导甚至取笑、威胁也有关系。陈女士8岁的孩子龙龙是个淘气包,每次他不听话或闯祸时,爷爷奶奶舍不得打骂只好恨恨地说:“以前的人都是几个孩子,哪有这么宝贝。”“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不少亲戚来访总喜欢逗他:“看妈妈生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慢慢地,陈女士发现,淘气的龙龙变忧郁了。了解情况后,陈女士再三向他保证,不会生第二个,龙龙才终于打开心结,破涕为笑。

  同样是想生二孩的妈妈,钟女士的运气则好得多,她的5岁的孩子不仅不害怕弟弟妹妹跟他抢爱,反而很期待。钟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来不说“生了弟妹就不爱你了”这种刺激孩子的话,就算是别人说了也会适时跟他解释,让他明白爸爸妈妈无论生多少孩子,他都是大家的小宝贝。而且经常带他去和同龄孩子玩,让他感到有了弟妹就有人一起玩了,不孤单了。

   专家观点:

  分阶段应对大孩焦虑

  拥有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质的红黄蓝亲子园教学总监林素娥认为,关键大人要根据大孩的心理成长特点加以正确引导。

  林素娥说,如果大孩是2-4岁,这个年龄段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典型特征就是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对于他们来说,弟妹的来临,就好像原来“我的”一切都不是“我的”了,所以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要”,发现无法“不要”之后是烦躁和不安。针对这种特点,大人首先要让大孩子明白一件事,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还是“你的”,具体做法是家里的每个成人每天一有空就要有意识地去抱一下大孩子,并告诉孩子:“宝贝,我爱你!”千万不要开玩笑说:“你这么捣蛋,不要你了”这类话。

  如果大孩子是3-7岁,进入了情感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别人喜欢或不喜欢自己很敏感,并有意识地认为成人喜欢我是因为“我聪明、懂事、可爱、勇敢、勤快”等等。针对这种心理状态,爸爸妈妈可以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跟孩子沟通,告诉他:“你会有一个弟弟妹妹,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是一个最聪明、勤快的哥哥(姐姐),会帮爸爸妈妈照顾好弟弟妹妹的,对不对?”让孩子加入期待的队伍。待弟弟妹妹出生后,让大孩子经常参与照顾弟弟妹妹,比如帮忙倒水、冲奶粉甚至换尿片,做完之后,给予最真诚的表扬。

  如果您的大孩子7岁以上了,也就是上小学了,这个时候可能成人都会觉得是大孩子了,应该懂事了。对于大孩子来说,可能由于以前是独生子,每件事都有人帮忙打理,现在自我管理无法达到成人的希望水平,所以产生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可以每天抽出十几分钟时候跟大孩子聊天,问:“你今天开心吗?跟妈妈或爸爸说说你最开心的事。”“今天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看看爸妈能不能帮帮忙!”还可以讨论关于家里添了新成员他的心理感受等等。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大人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只要成人耐心沟通,孩子将来也会更善解人意,也更愿意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