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市民愿为他人伸援手 八成曾遇有难无人帮

30.11.2014  09:10

  信息时报讯 (记者 何蕊) 10月起,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包括《信息时报》在内的全国十家媒体共同发起“十万善行”挑战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由阿里公益出资100万元,以“善行”挑战的形式,面向全社会开展。将废纸折成垃圾盒的小小环保举动,捐款帮助生病的同学,到山区里参与支教活动……网友们将随手善行纷纷“晒出”。那么,到底什么是善行?是什么驱使你去帮助别人?又是什么阻止你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为此,《信息时报》爱心档案进行了一次“善行”小调查。

  本次调查从11月26日至11月28日,共92人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有92.39%的人愿意为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但见过有人需要帮助却无人施以援手的经历却高达80.43%。在驱使人们去帮助别人的原因中,觉得自己力所能及、能够提供帮助的有63.04%。而阻止施助者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的最大原因是害怕对方是骗子,占86.96%。

  从受助者角度来看,88.04%的受访者有在公共场合被别人帮助的经历。98.91%的受访者认为,随手善行的人越来越多是好事,可以改变社会,仅1人认为随手善行不会对社会起到太大改变的作用。

  专家看法:先重建信任

  广州市启智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李森表示,调查结果与自己的预期几乎差不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善念,大部分人在遇到力所能及、随手可为的事情时都愿意伸出援手。

  对于阻止施助者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的最大原因是害怕对方是骗子这一点,李森认为,这一点体现了目前社会呈现的信任缺失状态,这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对此,培养公益文化氛围,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