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总会5年募集善款4.79亿元 看看用到哪儿了

28.07.2015  23:31

  6月30日举行的惠州市2015年“慈善幸福行”暨扶贫济困日启动仪式,有媒体称“当日已接收慈善捐款和接受慈善认捐共计1.76亿元。自2010年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以来,惠州市已累计募集慈善资金4.93亿元。”这些善款从哪里来?又用到哪里去呢?日前,《惠州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5年合计募集善款4.79亿元

  近日,记者通过惠州市慈善总会求证善款数据时得知,2010年至今年6月,市级及各县(区)慈善总会共募捐4.79亿元,其中市慈善总会募得1.57亿元,占总金额的32.78%;居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惠东县慈善总会和惠阳区慈善总会,占比分别是17.89%和15.38%。

  从捐款概况表可以看出,近5年来实际收到的现金只有3.71亿元,另有1.08亿元为建筑物或其他实物,约占总金额的22.57%。这部分均属定向捐款,大部分将用于养老福利设施和教育教学项目。总善款的近七成投入到扶贫开发、生活困难救助、教育助困帮扶和医疗困难救助中,大多数人关心的医疗救助其实只占总救助资金投入的8.52%(详见表格)。市领导在今日惠州网回复网友对慈善款何去何从的提问时说到:“慈善事业是对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在扶贫济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政部门要继续管好用好每一笔善款,强化规范管理,实行阳光操作,确保慈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身上。

  多方救助,惠东3岁男童获20多万元爱心款

  去年12月,惠东县的姚权轩小朋友接种了疫苗回家,他爷爷姚育堪突然发现小孙子的脚跛了,走路都不敢点地。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得了神经母细胞瘤。这种病全国每年只有2000例左右,最严重的是5期,小轩轩已是4期阶段。细胞瘤当前长在脚底,但会随着血液全身流动。一旦流到大脑或心脏,后果将不堪设想,只能尽快手术和坚持化疗。2岁8个月的小孩,本该是到处跑的撒欢年纪,但对于小轩轩来说,他却只能孤独地躺在病床上。

  拿到医院诊断书和四五十万元手术费的通知,姚爷爷大哭了一场:儿子在工厂打工,儿媳帮人卖手机,两人合起来一个月才挣三四千元,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啊?他把家庭的困难情况向所在的镇民政办反映。工作人员得知小轩轩是二胎,还没有户口时,先是协助他们办理好户口和医疗保险,还多次上门慰问。从4月份开始,小轩轩看病的部分费用终于有了报销,并申领到了市慈善总会8700多元的救助金。

  随后,惠东县司法局、惠东县阳光公益协会等纷纷上门慰问。《东江时报》报道《3岁孙子重病 爷爷卖荔枝救命》(详见《东江时报》7月3日第A10版)感动了很多读者,仅两天时间就有500多名爱心人士帮忙采摘、销售荔枝。很快,小轩轩得到了来自市慈善部门及爱心市民共20多万元的爱心款,准备月底到广州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姚爷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遍又一遍说着感谢的话,他还说:只要凑够了小孙子的手术费,多余的捐款他们将全部捐出去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点评:小轩轩是不幸的,他的童年只能与一次次的化疗相伴同行;而他又是幸运的,在社会救助的路上,政府、媒体、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纷纷向他伸出援手,给了他一个温暖、有爱、不一样的童年。同时,也印证了那句“众人拾柴火焰高”、慈善在身边的力量。

  找到肾源无移植费,一拖两年多

  相比之下,尿毒症患者林振达似乎没那么幸运。他今年26岁,居住在惠城区汝湖镇仍图,户口在芦洲。因为有农村医疗保险,他平日的透析费、医药费有七成左右的报销。除了住院治疗费部分报销,2013年还得到了市慈善总会3000元的救助和市红十字会300元的补助,但这两年主要就是靠亲友的帮助为主。

  今年4月27日,《惠州日报》为林振达发起“爱心点点”募捐倡议后,他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各地、各行各业的社会爱心款,其中芦洲青塘村林小峰就多次上门,先后捐助了2万多元。当然,这些离他七八十万元的移植手术费,只是杯水车薪。

  现在,他仍然定期到医院透析治疗。说起对未来的打算,林振达坦言:他的妈妈即使把肾捐献给自己,成功换肾后每月还要八九千元的药费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最主要的是,换肾后正常能维持8~10年,所以在他们患者交流群里,大家对于移植手术的讨论,一方面是考虑到昂贵的手术费家庭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则是后续治疗的顾虑。如果慈善救助达到10万元左右,社会公众捐赠一些,亲戚朋友再帮助一点,对于林振达这种情况也许才是比较有效的救助。

  点评:从医疗经济学来说,林振达也许算幸运的。有医保、有救助、有肾源,还有希望……但从人道救助而言,一个人的幸运的确不应该仅仅是还活着。动辄七八十万元的费用,即使找到肾源,移植手术费也要三四十万元,足以压垮大多数的家庭。按照之前“大病救助”在制度内一年3.6万元以内的额度来看,仅靠慈善机构的救助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