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梅州的绿色崛起

16.07.2014  12:41

  □ 李志成

    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

  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笔下的梦里桃源便是梅州。三省通衢之地,崇山峻岭之间,由北方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于梅江河畔守护了千年。

  梅州,广东的“欠发达”城市。面对30年来珠三角一日千里的巨变,这座距广州500公里的粤东北山城,不浮躁、不盲从、不折腾,高举 “国际慢城”、“世界客都”两张文化王牌,独辟绿色崛起之蹊径。

  一种“慢”的文化

  “慢生活,绝不是慢发展。”这是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的说法,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致品味,更是这座城市经久不衰的动力源。

  随着梅州雁洋成为中国第二个“国际慢城”, “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金字招牌”引起了梅州乃至广东各界的共鸣。

  古榕参天,路窄巷深,可梅州从不堵车。这里的出租车司机不拼客,不抢道,温文尔雅、热情周到。

  梅菜扣肉,源于梅江河,四海飘香远。梅州人做这道菜要用六个小时——不糙不躁,陶冶心性,入味至极。

  导游都是地道的客家“阿妹”。她们会用一个小时时间为游客讲解梅菜扣肉的由来和做法,还会反复教唱客家山歌。她们在用故事、笑容和歌声,让人们记住这里。

  梅州没有夜生活。晚上11点一过,夜店、饭店全部打烊。街上虽霓虹闪烁,却只有沿着梅江河两岸散步和打拳的客家人。

  一种“聚”的理念

  聚人气,就是聚福气,聚财气。

  这里早已形成了全世界5000万客家人聚集的洼地。

  梅州人把人脉人气作为城市发展的巨大资源,把崇文重教作为世代恪守的发展理念。

  世界客都,梅州名副其实。中国客家博物馆坐落于此;叶剑英、黄遵宪、林风眠……每一个梅州人都会对任何一位家乡名人了如指掌。

  辛亥革命以来,梅州走出去29名两院院士、252名大学校长、475名将军……这里的古祠故居、碑桥堂馆到处都记着他们的名字。

  一千多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进士、大学士、名人名家、领袖元首不胜枚举,更有“一镇百将侯”的佳话广为流传。

  客家人经过五次南迁,自许为客,所以他们不但好客,而且更主张有志男儿走出去,干事业,客闯他乡,回报家乡。于是,也便有了客家人下南洋、闯九州的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著名的梅菜扣肉就是客家女人为迎接外出创业的丈夫精心烹制的佳肴。

  那时,梅县山区物质贫乏,客家人孩子又多,女主人生怕孩子们抢先吃光了为丈夫焐好的五花肉,就在肉上面盖了厚厚一层梅干菜。梅州岭深路险,丈夫捎信回来却总不能按日子到家,于是梅菜和五花肉蒸了一遍又一遍。等丈夫一进家门,妻子就用大碗一扣,把肉翻个个儿,菜在下,肉在上,就成了地道的梅菜扣肉了。

  千年后的今天,这种“闯出去,互相帮”的客家文化,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源。修大学校长馆、建将军馆、启动旅游项目……四海援手不断,善款纷至沓来。

  这里,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心灵港湾”。

  一种 “专”的精神

  梅州人有一种铸剑的精神。

  他们像铸剑一样,打造每一个景区和文化项目。

  从中国客家博物馆,到叶剑英纪念馆;从“往事越千年”的东山书院,到“一门三翰林”的百侯古镇;从岭南第一飞瀑,到南国相思谷红豆林;从雁南飞茶田,到全国最大丹霞盆景五指石……

  风物长宜放眼量。决策层在做强梅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上早已形成共识:“发展一个,叫响一个!不惜时间,不惜财力。”

  被喻为“岭南第一高空栈道”的平远县五指石“天道”,悬空200米,全长10公里,峭壁之上,悬崖之巅,“天道”如一条游龙盘桓在各个险峰的腰间。头顶千仞石壁,脚下万丈深谷,深雾迷沱,远峰咫尺,如临仙境。

  宁迟毋糙。这个难以想象的“天道”,总投资1亿元,耗时三年之久。项目一出,八方客来。

  梅州不轻易发展产业园区,严把“一地一园”的红线。一个县(市)只许打造一个产业园区,梅州市区也只建一个产业园区。

  绿水青山,一地一产。千年基业,万代福源。在梅州,这种思路深入人心,贯穿始终。

  “梅州所走的,正是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道路。”世界国际慢城联盟主席马可尼曾兴奋地说,“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静若处子,亦动如脱兔。

  去如秋叶,却来如春花。

  满怀激情,又娓娓道来。

  梅州,正在“绿色”的舞台上,讲述着“美丽中国”的故事。

  (来源:辽宁《丹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