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成乳企未通过审查 官方称奶粉不会涨价
中新网5月31日电 30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全国13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中有51家未通过“史上最严监管”制度审查,82家获得重新许可,将必须按照生产药品的环境来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马纯良表示,此次集中审查的企业投入近35亿元用于厂房改造、设备检验,但不会把企业的投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来抬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价格,未来价格会逐步趋于和国际市场一致。
马纯良介绍,食药监总局已初步构建了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关于禁止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公告》等10多个规章制度。可以说建立了最严格的监管制度。
“全国有82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获得重新许可,未通过审查、申请延期审查和申请注销的企业有51家” 马纯良说。
据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毓君介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与先进国家接轨。现行的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的制定除了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外,还参考了国外的法规和标准。在微生物限量等个别指标上,我国的标准比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更加严格。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控非常严格,做到了‘用最好的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姜毓君说,目前,由于进口原料具有价格上的优势,许多企业全是采用进口的全脂或脱脂乳粉为原料在国内生产最终产品,使用生鲜乳的也都是基本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牧场。
《细则》提高了0-6个月婴幼儿配方乳粉所使用原料的灰分要求。姜毓君表示,这个规定比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求还要严格。
姜毓君指出,新《细则》的一个亮点,就是参照药品生产管理规定,全面实施了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要求企业清洁作业区在微生物控制、压差、换气次数等指标上,必须达到药品生产企业清洁作业区D级标准。同时,还增加了对密闭储存、金属检测等方面的设备要求。换言之,就是要求企业按照生产药品的环境来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
35亿整改
消费者不必担心价格转移
有媒体指出,为了满足新的许可,很多企业是斥巨资进行改造,婴幼儿配方乳粉增加的成本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对此,马纯良给出数据,这次集中审查企业投入接近35亿元,主要是用于厂房的改造、检验设备。但是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奶酪工业,乳清粉和浓缩乳清蛋白粉百分之百靠进口,很多企业用的奶源、原辅料也是进口,价格的成本基本上和国际相同。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市场销售费用大概要占到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价格的50%,甚至还要多一些。”马纯良认为,随着以后企业加大对销售的管理,价格还会逐步的趋于和国际市场一致,不会把企业的投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来抬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价格。
针对消费者热衷于从境外携带和网购婴幼儿配方乳粉现象。姜毓君分析,原因除了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缺乏足够的信任和信心之外,主要还是由国内奶粉价格偏高。许多国外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欧洲的价格大多是9-15欧元,也即不到130元人民币,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售价却高达两三百元,甚至达到470元。某些国内品牌的高端产品,价格和国外品牌的产品价格不相上下。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渠道费用偏高。
海外建厂经双重考验
网购食品监管也将加强
有媒体表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奶企进行海外并购,在国外建立奶源基地,如此一来,会不会带来监管难题?马纯良认为,这些企业在国外生产也要遵守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如果产品要进入到国内,要符合中国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同时还要符合我国的一些规定,比如说婴幼儿配方乳粉需要加工成最小包装以后进入到中国国内。
此外,马纯良表示,食药监总局正在研究制定网购食品的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一些监管的制度,保证消费者网购食品安全。
另据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巡视员毕玉安介绍,没有通过的51家企业中,有14家转为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基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有23家申请延期审查;有5家未通过审查,这5家未通过审查的,就没有获得许可,不能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另外还有9家是申请注销生产许可证,今后将不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对于剩下的这些企业,包括以后新设立的企业要想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还会按照《细则》等法规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还会发放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