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者揭秘地球早期“氧气起源”

07.01.2016  11:49
在无生命迹象的地球早期,存在少量氧气,即稳定的基态氧分子。显然这些氧气不可能是通过现在所熟知的光合作用而来,那么它来自何方?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善喜教授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早期地球上氧气产生的新机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1月4日发表了该成果。

  新华社合肥1月6日电  在无生命迹象的地球早期,存在少量氧气,即稳定的基态氧分子。显然这些氧气不可能是通过现在所熟知的光合作用而来,那么它来自何方?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善喜教授研究组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早期地球上氧气产生的新机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化学》1月4日发表了该成果。

  科研成果显示,在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中,存在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电子。田善喜研究组提出,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获低能电子,而后可能发生两种解离反应,即产生碳原子负离子和自由氧原子或者氧分子。他们利用自主研制的负离子速度时间切片成像谱仪,检测到了上述两个反应,并发现在特定的能量范围内才能有效产生氧分子,而且作为反应产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结合产生氧分子。

  据介绍,“低能电子贴附或捕获”过程对星际化学成分的演化至关重要。田善喜研究组认为,“电子贴附解离”对原始氧气起源的贡献。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