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产业加速改革探新路

13.02.2015  13:3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中央到地方,“一号文件”掀起了一阵“农业旋风”,并在我市刚刚落幕的“两会”上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我市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积极落实文件精神,以文件精神为指引,创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改革步伐加快

  此前,市政协委员洪亮结合《意见》精神,在市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提出大力扶植“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建议,其提案现场获得与会委员们的签名支持。

  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则用“强、富、美,法、改、城,人与地”概括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法治农村,深化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人与地要归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他说,近年来市农业部门重点推进产业组织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品牌化、流通市场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以及土地、劳动力、资本改革(“六化三改”)工作,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工作要求及方向非常吻合。他表示,有了政策支持后,我市农业发展与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为农业产业带来更多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资源禀赋相匹配、与新常态相适应”将是我市农业发展新路。

  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中央一号文件”重要议题。《意见》提出的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也备受农业从业者瞩目。在市农业部门的引导下,我市不少农业经营主体纷纷转型,试水农村二三产业,朝现代化农业迈进。

  修剪技术改进能使一株蜜柚挂果率提高30%?记者在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的蜜柚基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企业负责人邓展华介绍,该公司采用的“留龙头、多枝组、分散型”修剪技术将“枝繁叶茂”的蜜柚变得“疏枝粗干”,采光好、方便施肥采摘,挂果率、成果率也高,周围不少农户还主动找到该公司的农业服务队帮忙修剪。今年,该企业还将发展柚果深加工,完善“蜜柚公园”建设,加快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

  探索农资担保贷款

  目前,市金柚协会携手梅县区农信社筹备许久的“农资担保合作贷款”正在进行最后的协商,若进展顺利,项目将在春节后实施。

  “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贷款对象为协会会员或会员单位的社员,贷款资金用于购买农资。”协会副秘书长钟雄泰介绍。该担保贷款项目主要由农资公司出担保金申请贷款。梅县区农信社谢永辉经理告诉记者:“有了担保方和担保资金,银行可以贷更多款项给有需要的农户,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客户赊账购买农资现象,减轻农资企业资金负担。”而金柚协会则可以作为收购方以市场价对柚子收购担保,使柚子“变现”,减少贷款过程中出现坏账的几率。

  钟雄泰表示,此次协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意见》中强调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话题,鼓励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等大方向不谋而合,这让他们对这一新尝试的前景充满期待。

  (张柯  温景添  肖铭浩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