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古树名木普查

26.05.2016  11:44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建立统一的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对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普查针对各县(市、区)辖区内的城镇、乡村古树名木,而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的古树名木不纳入普查范围。

 

  本报讯  (记者张柯  通讯员韩华华)24日至25日,我市举办2016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培训班,召集县镇林业一线的普查人员“充电”学习古树名木普查系统操作及外业调查技术(如图,林翔摄)。培训结束后,我市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在年底前完成各项数据的录入更新。

  这是全省统一部署的新一轮古树名木普查,期限为2016年至2018年。我市作为正在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地级市,古树名木普查工作需在今年内完成。此次普查首次启用古树名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并采用全国绿化委员会新制定的普查标准,将通过全面系统的普查,查清古树名木总量、种类、分布情况和生长情况,建档立案,形成完整的文字、影像、电子资源档案;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建立统一的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古树名木动态监测体系,对古树名木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

  据了解,此次普查对象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树种珍贵、树形奇特、国内外罕见的名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普查针对各县(市、区)辖区内的城镇、乡村古树名木,而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的古树名木不纳入普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