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商演活动日渐升温 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更丰富

15.09.2014  12:28


“群星荟萃耀梅州”演唱会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为偶像欢呼。(连志城 摄)

  ●本报记者  郑炜梅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市场空间日益扩大。过去,梅州商业演出市场比较沉寂,商演活动少之又少。然而这两年,梅州商演多了起来,各种文艺大腕纷纷露脸,特别是今年以来月均至少有一场大型演出,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回望:商演市场冷冷清清

  相对于近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我市的商业演出却较为滞后。纵观往年报道可以发现,2012年以前我市大型商业演出活动屈指可数。

  “2013年秋晚以后,明显感到演出活动多了起来,不少企业都感受到了市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从事文艺工作十余载的吴先生认为,以往演出市场冷清是因为人们的商演消费习惯还未形成,有商业演出时,人们想方设法要票,却不愿自己花钱。此外,前几年演出经纪机构很少,引进大型活动的能力有限。

  现状:商演活动逐渐增多

  低迷的市场曾让不少演出经纪机构和艺术团体对是否在我市举办演出犹疑不定。然而这样的状况近年有了改变。仅今年,我市就举办了“客都情·中国梦”演唱会、蔡琴不了情演唱会、“2014年中国梦·梅州情·群星荟萃耀梅州”、“梦开始的地方演唱会”、“且弹且谈·章红艳弹拨组合音乐会”、音乐剧《PLAYME·玩我》、傅琰东领衔的大型魔术与杂技盛宴等演出,下个月还将举行“情歌慢动 梦里客家——梅州2014国庆巨星演唱会”。

  “这两年演唱会越办越多的直接原因,是可供选择举办演唱会的地点越来越多。”组织了“群星荟萃耀梅州演唱会”的梅州市大鑫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古享林说,当时他们公司组织的演唱会在曾宪梓体育场开唱,约有两万张票可售,其中最高的票价达1888元,在7月19日晚开唱时这些票都销售一空。“很多企业、粉丝都团购了门票。”古享林说,7月19日的演唱会后,他更看好我市商演市场的发展潜力,其公司也将组织更多的商演活动。

  不仅仅是演艺机构组织的商演活动日趋频繁,我市文艺院团也组织了丰富的商演活动,且每场活动都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如今年3月,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举办的“广东汉剧展演周”,在小剧场内进行的五场商演门票均被抢购一空,共售出2500张票。

  盼望:多点演出丰富生活

  商演活动不断增多,市民“买账”吗?对于商演,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看法?记者随机采访了市民。

  家住梅县区华侨城的小温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她一直觉得梅州商演活动少。“以前如果有自己喜爱的明星到广州演出,铁定会买票去看,尽管都是最便宜的票,但现场感觉气氛很不一样。如果梅城多一些这样的商演,我肯定会去看。”小温说。在随机采访的市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数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而30岁以上的市民则表示,对感兴趣的演出,他们才会购票观看。

  “今后还是要多引进不同层次、高质量的演出团体,让高雅、通俗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吴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