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起农残监测网络体系

20.06.2016  17:40
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例行监测中,该中心抽检了全市多个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批发市场,检测了29个蔬菜品种共180份蔬菜样品;市农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监测合格率已连续五年超过96%,达到省、市的农残合格率的要求,保障了公众的农产品食用安全。

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连志城 摄)

  本报讯  (记者袁晓敏)昨日,市农业局结合今年我市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市民走进我市蔬菜、茶叶、柚子等农产品检测的实验室,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参观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流程。

  市农检中心的检测实验室,分为前处理室、样品室、气相分析室、液相分析室等。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主要通过气相色谱仪或液相色谱仪精准检测蔬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的残留量。据悉,农产品安全检测涵盖了全市8个县(市、区)。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了市、县、镇等多级监测网络体系,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例行监测和重点抽检。

  在今年3月份公布的例行监测中,该中心抽检了全市多个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批发市场,检测了29个蔬菜品种共180份蔬菜样品;还专项抽检了全市9个草莓生产基地共14份草莓样品和48个春茶样品;监测项目有甲胺磷、氧乐果、敌敌畏等33种农药。结果显示,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7.22%,草莓和春茶的合格率均为100%。

  市农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农药残留物监测合格率已连续五年超过96%,达到省、市的农残合格率的要求,保障了公众的农产品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