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进行地理国情普查 摸清南粤山水长得什么样

23.07.2014  17:42

  按照国家部署,2015年6月30日之前,我省所辖陆地范围及有人岛屿共计17.96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必须完成。为了清晰把脉广东大地,摸清广东发展的地理家底,在流火七月,来自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的章有维、李自豪等90后测绘员和大批科技工作者,正在为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加班加点。

他们将首次借助高科技、大数据和第一次抵达的地理解释现场,摸清广东山水最真实的面貌。

●南方日报记者 项仙君 实习生 王颖

高科技融入国土大普查

测绘院副院长刘小丁介绍,若将完成后的地理国情普查资料与人口普查资料相叠加,可以得到更多人类活动对地理产生的影响和变化的信息。这样在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时,也可以知道这个城市发展的承载力。

广东省地理国情普查分为省级承担任务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自行承担任务区。省级任务区面积为13.79万平方公里,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承担着85%的工作量。

刘小丁拿出一张广州市中心城区地图告诉记者:“这些地图的绘制其实都是测绘先行。测绘是一切勘探和建设规划的前提,地理国情普查也是测绘。

地理国情普查”意即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的一次创举。广东此举,也需要实地摸清广东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情况,如山区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城区的交通网络、居民点、工业用地,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实际类别、位置和范围并做好记录,为以后政府的规划和决策作参考。

比如,通过地理国情普查,我们摸清了广东省森林公园的空间布局和基本线路,如果需要再建一个森林公园,这些资料就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刘小丁说。

刘小丁向记者概括道:“我省地表覆盖非常丰富,土地类型十分复杂,从粤东西北到珠三角的变化非常大,普查工作很繁重。为了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如此大面积的普查摸底工作,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据了解,目前参与我省首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工作人员多达2000余人,更多工作人员还在继续培训中。

目前,在广东各地,有几百名测绘人员在城区或山区外业现场进行实地测量工作。刘小丁说,由于粤东西北是经费比较紧张、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此项工作由省国土资源测绘院牵头。而这次普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融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和大数据元素。

在测绘院的一间办公室内,工程师黎治坤指着停放在角落的无人机介绍说:“这可是我们单位的宝贝,它最大的优点是快捷,响应速度快、出图周期短、对天气和飞行场地要求较低且不受空管限制。像广东的五月,云气很重,无人机测量非常方便。还有一些人无法到达的崇山峻岭,无人机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不管是卫星还是无人机,高科技应用只是一种手段,具体工作的细化还是需要人工主导,如调查、描述、记录和补充等。

刘小丁等科技工作者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但更强调地理国情普查中人工作业的重要性。人工作业更能从野外工作现场,看到无人机和卫星解释不到的真实的地理现状,从外业现场获取精确的图像和数据。

90后测绘员的一天

每个测绘员每天的行走路径都有仪器记录成图,如果没有走到实地普查就等于是作弊。韶关工作站的助理工程师朱培军说,有路延伸过去的现场,我们一定要去到;内业工作解释不了的现场,我们必须要去。

7月15日,为了揭开野外作业的神秘面纱,记者来到了韶关市曲江区小坑镇林场莲花池生态园普查野外作业基地。

当记者赶到这里时已是下午2时,正值一天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候。此时从事外业普查的朱培军等正准备前往普查外业地点。他们的目的地是巫乌村下楼组及周边地区,这里有大片的竹林。

记者注意到,从外业基地前往普查目的地路上,只有一条沙土公路依山而开,斗折蛇行。摩托车好几次因动力不足停在松软的陡坡上。朱培军说:“按要求,有路延伸过去的现场,我们一定要去到;内业工作解释不了的现场,我们必须要去;还需要收集一些样本。图纸上每一个图斑标注的地方,我们都必须在实地走到看到。如果摩托车到不了的地方,就要徒步走过去。

章有维毕业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3岁的他已经有2年的测绘经验,今年6月份加入到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他的搭档李自豪今年22岁,毕业于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

夏日的山间异常闷热。沿着唯一的山路骑了约40分钟,两名测绘员将摩托车停在山下,拿出地图和仪器开始进行普查和核对。

记者看到,章有维手里拿着卫星拍摄的调查底图,根据看到的具体地表、地类来核对地图上图斑标注正确与否。

李自豪负责用内置外业调绘软件的平板电脑在原有数据上添加影像、GPS定位数据等,做轨迹记录和样本采集。他们要给内业解释不了的地区做实地的核查和补充。

一路上,一个专心看图,一个专心拍照修改,两人除了必需的工作交流,几乎心思都集中在定位和普查上。炎炎烈日下,他们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

我手里的图是1∶5000的比例尺,实际面积是7.5平方公里。这是人口比较少,山林成片,图简单,图斑也少,我们进度快一点,一天可以完成一张图。但如果是在城镇普查,建筑物密集又复杂,那就要慢很多。”章有维告诉记者。

根据卫星底图的线路,穿过一片居民区,记者跟随两人走到一片菜地。“你看,底图上显示这一片是水田,而我们实地普查发现这是一片旱地,因此我们需要在地图上修改,也需要在数据库里更新。这说明可能由于水源变化,这里不再适合种水稻,人们用来种菜。因此我们需要标记这里耕种作物的变化。”章有维向记者解释道。这时李自豪已经拿着平板电脑在对着实地的旱地选好角度拍照了。

有时候,他们也会依据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地图提出质疑,然后用脚步去实地证实他们的猜测。“我发现这一块的海拔更低,图斑上显示这是竹林,我觉得应该不是竹林,是灌木。我们去看看!”拿着图的章有维对李自豪说。沿着山路走了将近20分钟。“我猜对了吧!这里不是竹林,是灌木,底图上有错误。”章有维边说边修改调查底图上的图斑代码。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根据图斑的内容,到实地进行核查和拍照取证。

据了解,除了记录地表植被覆盖的变化,他们还需要记录沿途走过的公路的宽度、材质,居民楼的楼层特点、学校、行政单位的名称等。“这是一个求实的过程。类目分得越细,对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了解就会越细致,越有利于对当地进行评估。”朱培军说。

回到基地,已是晚上7点多了,其他线路的普查队员也都回来了。晚上普查队员要及时整理当天的普查内容。每天完成工作后,还需要规划好第二天的路线才休息。李自豪告诉记者:“我们每天不到7点就出门,尽量早些赶到目的地。如果实在太远,就带一些干粮中午随便解决一下,直到完成当天的工作量。

面对危险探清精准地理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也是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快速变化的时期,如何科学布局工业化、城镇化,如何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国土发展空间,如何有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地理国情监测至关重要。

说到普查工作中最怕遇到什么,朱培军说,一是怕下雨,会出现塌方,泥土路不好走影响工期;二是怕有毒植物、虫、蛇等,山里医疗条件不好,万一受伤就不得了。广东地处岭南,地大物博,山高谷深,这给普查队员每天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未知的挑战与危险。

对测绘队员而言,普查最纠结的莫过于就差最后一点工作没有完成而必须返程。继续工作的话,回去路上可能有危险;如果放弃,第二天还得从头再跑一趟。有时候队员不得不在山里过夜,有的测绘队员甚至爬到树上睡觉,在树上等待黎明的到来。

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正式下达。根据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共分3个阶段,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为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为普查数据生产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为普查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成果发布阶段。

2013年11月21日,广东下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明确了广东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方式、经费保障及工作要求,全面部署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副院长刘小丁总结说,地理国情普查,一是为了摸清近年来工业发展对地理造成的影响,为各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为了获得最真实准确的数据,没有地理国情普查之前,地理信息数据都是由各部门统计,是否真实准确缺乏第三方监督。

[阳江]举办学习宪法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深入贯彻实施宪法,林业厅
[湛江]举办2018年依法行政专题研究班
为提高湛江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林业厅
[江门]举办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品质提升的水平和质林业厅
南方日报:广东未来7年将完成 基干林带造林36万亩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进 通讯员/林荫)18日,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茂名召开。会议透露,从2019年起,我省将正式启动实施新一期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19—2025年,全省将完成基干林带造林36.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