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儿子谈生存

15.05.2014  15:47

  ●何望贤

  儿子已读高一,人虽有些聪明,但成绩不太理想。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能团结同学,但学习不够刻苦。

  通过暑期打工,儿子已经懂得了生存的艰难了。我问儿子:“你知道怎样提高生存能力吗?”儿子说,人要聪明、有好的人际关系、有技术……我说,有很多人聪明,也有关系、有技术,但生活状态并不好,这是为什么?他答不上。我又问儿子:“比‘聪明’更厉害的是什么?”他想了想,说出了“智慧”两字。我又让他说说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弄清了“聪明”只是指这个人记性好、反应快;而“智慧”却还带有“创造性”。我举例说,一个木工,可以做出与师傅一模一样的东西来,这是“聪明”;如果他能创造性地做出师傅没教过、新鲜有用的东西,那就是“智慧”,比如鲁班。这个时代是“智者生存”时代。

  怎样做一个“智者”呢?儿子终于明白了,说:“一要学会做人,二要学会做事。”于是我问:“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人呢?”他的回答依然是“同人关系好”。于是我告诉他,做人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要思想正,二要作风正,三要方法对。思想指导作风,是做人的基础;而方法则是做人的关键。我告诉他,一个人,说话做事不能想当然不看对象,可以对同学说的未必可以对老师说;可以向父母说的未必可以向朋友说。同样一个意思,在不同对象面前,我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做人的“智慧”。在“做事”方面呢?他依然答“有技术”。我告诉他,“有技术”只是“做事”的一种。它包含着“知识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知识”和“思考”是“智慧”的源泉。所以,我们必须先读好书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勇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

  我告诉儿子,学会做人是立身的根本,学会做事是立身的基础。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就像一棵树枝叶繁茂,缺少了根,树不可能大;缺少深厚的泥土作基础,再大的树也会倒下。

  我又问:“你觉得李白和狄仁杰怎么样?”儿子说,他们都很有才华。我说,对,说明他们在“做事”方面很有智慧,但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做人”方面的智慧,如果李白也能像狄仁杰一样既做好事又能保全自己,肯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也不至于做一个“流浪诗人”了。

  儿子听得有些迷糊了,也不知他懂得了多少。不过,我想,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得靠他今后认真领会。

  (作者地址:丰顺县丰良镇太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