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筹备港股通产品 或推跨AH股市场基金

31.03.2015  19:05

  3月27日证监会发布(财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允许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这一消息对港股是否会形成巨大利好?《指引》的出台对原有基金会形成什么影响?对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融通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刘冬,南方全球、南方金砖及南方中国中小盘指数基金基金经理黄亮,华安大中华升级及华安香港精选QDII基金经理苏圻涵,景顺长城基金(财苑)产品部赵豫。他们认为,公募基金放开投资港股,将对港股带来利好,尤其利好主营业务在内地但在香港上市的中小盘股票。而未来可能有跨A、H股市场基金陆续出现。

   港股吸引力在增强

  证券时报记者: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对港股市场热情不高,较其他资金后知后觉(财苑)。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刘冬:目前其实已经有一些私募等资金通过种种渠道去投资港股,港股的吸引力在增强。而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是个好事情。一是扩大了公募基金的投资渠道,而且专业投资者可以在A股和港股之间做比较,也能够更全面客观地考察成长股的估值等,是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二是对中资股定价权有较大帮助。

  黄亮:公募基金由于契约的限制,过去不能够参与沪港通的投资,而在《指引》推出后,老基金如果投资沪港通还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这并不能说明公募对于港股的市场热情不高,相反公募基金在过去发行了多只投资港股的基金产品,但由于国内客户对于港股市场了解不够,基金产品并没有很好的规模。未来随着A股基金产品投资沪港通的开始,港股产品的吸引力将大大提升。

   积极筹备相关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针对公司自身情况,是否会考虑成立参与港股通投资的新基金?

  赵豫:目前投资于A股的基金都不能投港股,如果想参与港股投资,按照规定是需要召开持有人大会修改契约的,这个过程比较复杂。估计都会考虑在新发基金的契约中写进可参与港股通投资,而不是去修改老基金的契约。我们正在发行第一只跨A、H股市场的股票基金。去年我们了解到将启动沪港通的时候,就有想法参与沪港通投资。

  黄亮:现有公募基金要根据之前基金合同的投资范围来界定是否可以直接投资沪港通,但市场上大部分国内基金(非QDII基金)在投资范围上并没有涵盖沪港通。如要投资,就需要修改基金契约。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利用港股和本土市场的投研优势,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苏圻涵:老基金修改契约的成本太高,很少有基金会修改合同,主要还是新发基金在契约中约定可参与港股通投资港股。我们公司也在计划发行跨A、H股市场的股票基金。逻辑很简单,现在H股相对A股全面折价,整体折价率在30%左右,如果剔除银行股,整体折价率超过50%。但资金终究会回流到估值便宜的领域。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越高,折价率也会慢慢消失。我们还是愿意买相对折价的、低估值的品种。跨A、H股市场的基金毕竟是纯粹的股票基金,投资上仍然集中于同一经济体,股票背后本质上是同一家公司。我们只是会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相对折价的市场品种。